謝婉雯醫生明知「非典」的危險,依然請纓上火線,為抗炎救人衝鋒陷陣,結果不幸犧牲了。
這種捨己救人的精神,在劉永佳和謝婉雯犧牲之前,並沒有在香港大鑼大鼓被鼓動過,也沒有像大陸那麼大量的宣傳,那麼多護士高舉右手、緊握拳頭宣誓的場面。如此一來,則顯出了自然的人性光輝,沒有矯情,毫不造作,純粹的血性,更加可貴。
犧牲是壯烈的,但最好不要發生,危險的救人工作,使醫護人員全部作了最壞的打算,但相信沒有人是不希望避免犧牲的,所以,當有無私的人倒了下去了,我們在痛悼犧牲者的同時,也真心的希望這是最後一次,我們不想再有這樣的英雄出現。
本來,在追悼褒揚劉永佳和謝婉雯的時候,我們可以衷心地引用「高尚情操」這個名詞,可是,這個名詞被董特首捷足先登,用到梁錦松身上去了。
語文之毀敗,就是斷送在這種人手裏,想起來,令人恨得牙癢。
不知高尚為何物的人,竟為「高尚」搖旗吶喊。不知情操為何物的人,竟也用了犧牲者的情操文過飾非,裝模作樣。
既然董特首對「高尚」的定義,模糊不清,那麼是不是請他放過謝婉雯,不要再到她的靈堂上去湊熱鬧。因為那畢竟是一個黑白分明的莊嚴場合,而非做戲的舞台。容不得矯情,容不得造作,容不得是非不分的人。
我為香港所有情操高尚的人以後不能再被稱為「情操高尚」而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