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界東聯網醫院護士哭訴,指摘該聯網日前向員工發出指引,醫護在普通病房工作不准用N95口罩;有護士投訴,瑪麗醫院亦發出內部通告,員工使用自行購買裝備,一旦染病將不獲院方賠償。有醫護組織強烈譴責,醫管局在未做到醫護零感染及有效控制疫情下,竟作出漠視員工安危的指引,令人難以接受。 記者:謝明明、蔡朗清、梁洵瑜
【本報訊】據了解,新界東聯網的指引將醫院的非典型肺炎病房、深切治療部、急症室及分流病房列為高危區域,醫院內其他地方則列為低危區域,所有高危區域的醫護人員均需佩戴N95口罩,並且要每日更換,其中非典型肺炎病房的醫護人員更要經過口罩尺碼的測試。
至於在低危區域的醫護人員只需佩戴手術用外科口罩,但若有關員工需進行高危工作,包括插喉、抽痰及換片等,即需改戴N95口罩;低危病房的醫護人員只會獲發隔水保護衣,當要處理飛沫或液體污染物時,才可穿着保護性較高的防水保護衣。
一名在新界東聯網醫院工作的林姓女護士昨致電商台節目《風波裡的茶杯》時哭訴,「兩日前新界東聯網出咗內部指引,要縮緊我哋保護裝置,我哋班同事都唔知點算,唔敢向傳媒公開,我哋唔知忍到幾時,要有幾多個同事死先夠。」
她又指就算在高危病房,每一百個同事才獲分配十五個N95口罩,她說:「佢哋(院方)話高危嘅程序先至可以戴(N95口罩),但係我想問,如果入得病房做嘅同事就知道,我哋喺病房度係咪可以揀高危嘅嘢?叫個病人等一陣,我換咗衫先做呀?」
此外,一名瑪麗醫院護士向本報投訴,院方不但拒絕向員工提供性能較佳的N100口罩,更發出內部通告,若員工自行購買防護裝備如N100口罩,使用時感染「沙士」,將不獲任何賠償。
新界東醫院聯網發言人回應,該新修訂指引旨在更有效執行預防措施,保障員工,並重申院方已為員工提供所需的預防保護裝備,以及嚴格遵守個人預防感染措施。
醫管局高級行政經理鄭信恩昨於記者會上稱,若員工要求額外的保護裝備,醫管局也會提供,但她強調保護裝備的指引不應過份嚴謹,醫院是根據風險程度,衡量醫護人員的保護裝備。
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麥國風稱,當局在仍未控制醫護零感染下訂該指引,會增加醫護的壓力和感染病毒機會,而且在醫院內會有隱形病人,故他對此予以強烈譴責。
醫學會會長勞永樂批評,該指引令人難以接受,醫管局根本不能確保低風險病房不會接觸高風險病人。
瑪麗醫院發言人昨晚回應稱,按該院指引,員工走近病人時應佩戴清潔的外科手術用口罩;在深切治療部或沙士隔離病房等高危區域,以及進行高危程序時,應使用N95型口罩。
發言人指,曾有同事在電郵中引用勞工條例,分享一些對自購裝備的看法,可能涉及賠償問題,但這並非該院政策。該院強調,醫管局員工根據僱傭條例受到保障,勞工處會按例處理賠償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