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當劉永佳先生先一步離開的時候,筆者感到憤怒及惋惜;現在,十多年前的舊同學——謝婉雯醫生走了,腦海一片空白,心中卻是一陣陣的痛。
痛,香港痛失一位盡心盡力的醫生;痛,中大醫學院損失一位令全醫學院感到驕傲的學生;痛,政府及高層無視前線醫護人員的需要。自從沙士出現後,我們感到自己活在政府的謊言及全港市民的支持中,一種極為矛盾的心情。每當聽到「疫潮沒有在社區出現」、「目標是醫護零感染」、「我們已經盡力供給醫護人員必要的物資」;一個個「有聲無影」的承諾時,總叫我們心灰意冷;但每次聽到市民的心意、支持及鼓勵,我們卻往往忘記了失望、沮喪甚至自己的性命,再次站在病人的身邊,一起面對疾病,對抗死亡。
今天在鏡頭前,我們看見屯門醫院的醫生哭了、護士哭了、李局長哭了、鍾院長哭了、病人及市民也哭了;鏡頭後,謝醫生的家人哭了、無數的醫護人員及市民哭了、筆者也哭了。但請問董先生、楊局長、那位早前在屯門醫院責備護士戴上N95口罩的管理人員、及那些曾經扣起保護衣物的管理層,你們可有流過一滴淚?如果有的話,這是市民的福氣,你們已懂得「以人為本」,你們將會是我們的好領袖、好局長;假如你們還吝惜你們的眼淚,不要緊,來吧,來到我們當中,與病人一起感受、學習謝醫生的無私精神,欣賞生命的美麗及力量。
最後,筆者想借用張曉風女士《唸你們的名字》文中的兩段文字作結——「這世界上不缺乏專家,不缺乏權威,缺乏的是一個『人』,一個肯把自己給出去的人」,「我知道有一天將有別人唸你們的名字,在一片黃沙飛揚的鄉村小路上,或是曲折迂迴的荒山野嶺間,將有人以祈禱的嘴唇,默唸你們的名」。
公立醫院醫生 黃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