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保險業監理處所公布的數字,人壽保險於香港在2002年的滲透率約為60%,即平均每10個香港人當中,便有6位擁有一份人壽保單,可見人壽保險仍有增長空間。2001年的數據顯示,每份保單的平均保額是港幣379,880元,平均一年保費為港幣8,780元。許多香港人視保險為一項儲蓄工具,而忽略了保險產品可提供的保障。在訂定儲蓄目標時,閣下又有否考慮過保單是否能提供足夠的保障呢?
除儲蓄壽險外,尚有其他保險種類可配合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務及保障需要,讓投保人可以為變幻無常的人生作好準備,令生活安枕無憂。由嬰兒出生的一刻開始,父母便應為子女計劃保險需要,此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具保障成份的教育儲蓄基金。當子女踏入社會工作,開始要負起自己的財務責任,並支持家人的經濟時,所選擇的保險便需能顧及這兩方面的需要。隨着人生階段的變化,再加上通貨膨脹因素,一份保單往往不足夠保障需要,因此投保人需要定期調整自己的保險計劃。以下的簡單方法可測試保障是否足夠(表一):
由於家庭財務狀況時有改變,定期與財務策劃顧問詳細檢討財務及保險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每當要面對生活或家庭的轉變時,都應該想一想是否有足夠的財務保障。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額外保障的人生轉捩點(表二):
除了以上情況外,在計算所需保障額時,許多人經常忘記一些其他開支,如醫療費用、個人借貸、身故後的葬禮開支及遺產稅等。許多人由於缺乏保險產品及保費資料,經常誤解保險必然是含有儲蓄成份的壽險保障。但事實上,定期壽險只是一種提供純人壽保障的產品。投保人只須付出小量保費,便可為家人及自己的經濟,提供足夠的保障。所以,大家應按自己的財務目標、預計開支及供款年期,選擇合適的保險計劃。以下是兩個例子(表三):
理財分析結果:
陳先生剛買樓,故現金暫時短缺,每月的餘款不多。他目前最大需要是 保障樓宇按揭之債項。因此,建議的壽險產品為保額按欠款遞減之按揭保險計劃。由於陳先生為非吸煙人士,每月保費只須港幣320元。
例子二:王先生選擇定期壽險計劃
王先生(28歲)於今年3月結婚,夫婦兩人月入共30,000元,家庭每月支出如下(表四):
理財分析結果:
王先生開始組織新家庭,須於籌備婚禮時動用大量積蓄,現時更要為置業準備現金,故他目前最大需要是保障家庭的經濟。因此,建議的壽險產品為可以用低廉保費獲享足夠保障的純人壽保險。由於王先生為非吸煙人士,購買保額港幣300萬元每年續期壽險計劃,每月保費為港幣297元。
為妥善安排周全的保險計劃,令個人及家人的生活倍添保障,投保人應諮詢理財顧問,以分析個人的財政狀況,並因應個人需要,投保於合適而妥善的保險計劃。
(本文資料不應被視為建議或推銷本文所述之任何壽險產品。投資附帶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請參閱個別壽險產品的銷售說明書及資料概覽文件,以便獲取有關資料。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內容是否完整,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諮詢保險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