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麵、薯片35%含量基因改造

即食麵、薯片35%含量基因改造

【本報訊】因應市民對基因改造食品的關注,消費者委員會檢測市面五十七種即食麵及薯片等食品的基因改造成份,結果發現三成半樣本含有基因改造成份,包括基因改造大豆、基因改造玉米,其中一個批號的美國Chee-tosCrunchy粟米條的玉米成份中,20%是基因改造玉米,但今次所有樣本基因比例則低於兩年前的測試。
消委會指出,某些人士因信仰或可能對某些食物敏感,必須依賴食物標籤選擇適合食品,同時,基因改造食品不一定較傳統食物不安全,但不排除若干年後對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故消委會建議建立標籤制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消委會籲建立標籤制
消委會檢測共三十三款即食麵及二十四款薯片、粟米條及蝦片。測試發現二十個樣本含基因改造大豆、油菜籽或玉米。十二個含有基因改造成份的即食麵中,一個含有0.01%至0.3%的基因改造油菜籽,其餘十一個樣本含少量的基因改造大豆。另外,一個薯片樣本和三個粟米條樣本含有0.01%至4%的基因改造玉米,只有美國Chee-tosCrunchy其中一個批號的樣本含基因改造玉米達至20%。六個薯片和粟米條含少量基因改造大豆。
此外,綠色和平說,在消委會公布的食品測試中發現其中三種食品均含Maximizer玉米,分別為在港生產的卡樂B粟一燒(燒烤味)、美國製造的CheetosCrunchy粟米條及加拿大的President’sChoiceRealChedder粟米條。
由於Maximizer被植入一種耐抗生素基因,對醫學界常用的氨芐西林抗生素有抗藥性。科學界擔心,人類吃下含有耐抗生素基因的食物後,消化系統中的細菌可能出現耐抗生素的功能,影響抗生素對疾病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