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濃度逾95% 殺菌力低

酒精濃度逾95% 殺菌力低

【本報訊】在非典型肺炎疫潮下,勤洗手是保障健康的不二法門之一,於是酒精濕紙巾、免沖洗手液及消毒火酒等可隨身攜帶的抗菌消毒產品都成了「搶手貨」,這類產品主要以酒精殺菌。不過,並非酒精含量愈高便愈有效,消委會提醒巿民選購時要注意產品的酒精濃度,若高於百分之九十五,反而會減低殺菌效能,多用亦會令皮膚乾燥。

皮膚容易乾燥
消委會在過去三年共收到三宗巿民投訴抗菌消毒產品的個案,但自非典型肺炎疫潮爆發後,今年首季已接到四十宗投訴,消委會初步搜集了巿面三十五款消毒產品的資料,稍後會進行測試。
三十五個樣本中,十七個是免沖洗手液,售價平者僅七元,最昂貴的可達七十元一支,容量由三十毫升至一百二十毫升不等,其中有液體裝,也有噴霧裝,全部聲稱含酒精或乙醇,以每次用一毫升計,每毫升費用平均由九仙至一元一角七仙不等,最「抵用」是一款名為「除菌潔手啫喱」的產品。
至於酒精濕紙巾和消毒火酒則各有九個樣本,部份小片裝酒精濕紙巾面積細小,用來清潔雙手未必夠用。由於這些產品聲稱有殺菌效能而又用於皮膚上,須向衞生署註冊,但調查未見樣本有標示衞生署註冊編號,部份樣本亦無安全標籤,消委會已交予衞生署及海關跟進。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吳馬太表示,使用含有酒精濃度達百分之六十至九十五的清潔產品殺菌最有效,酒精濃度高於百分之九十五時殺菌效能反而減弱。同時,使用後要待酒精完全乾透才點煙或點火,以免着火。
皮膚科醫生史泰祖在《選擇》月刊中表示,酒精殺菌同時也會帶走皮膚上的皮脂,容易令皮膚乾燥,若使用太頻密,如一日使用十次以上,或會引致皮膚敏感,一些有皮膚病或患有主婦手的人士應加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