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典型肺炎對本港交通運輸業的影響逐步浮現,地鐵公司(066)昨日公布4月份的總乘客數字,較去年同期急跌20.38%,只有4882.4萬人次,其中機場快綫乘客量跌幅更近六成。
九巴(062)3月中至4月底車費收入也減20%,本月情況雖稍有改善,但仍較去年同期減少15%。
地鐵為扭轉跌勢,再推出優惠措施,由下周一至7月13日,乘客使用八達通卡乘搭5次地鐵,即可換取10元現金代用券,在推廣期首兩周可於地鐵旗下4個商場貼有標誌的商舖內使用,兩周後地鐵會再調整參與計劃的商戶。不過,乘客換券後,其5次乘搭地鐵紀錄會被取消,故不能用於換取「10送1」車票優惠。
地鐵指出,肺炎問題持續影響4月乘客數字,當中包括學校停課。其中地鐵行車線上月乘客量只有4853.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9.93%;以上班日計算,平均每日只有180.1萬人次,是近年首次少於200萬人次。
機場快綫更差,上月只有29.1萬人次,跌幅達59.19%,平均每日載客量首次跌破1萬大關,只有9700人次。地鐵主席蘇澤光出席股東會時指出,自學校4月底開始復課,加上近期推出小童及老人2元乘車優惠,乘客量已回升。該公司會繼續控制成本及拓展其他業務,另外西鐵稍後通車,新設南昌及美孚的中轉站,相信有助增加地鐵乘客量。
地鐵工程總監柏立恒表示,正就南港島線及西港島線的可行性發展進行研究,為期12個月,預計明年初可完成,主要涉及興建技術、路線及車站選址等問題。
另外,九巴(062)董事長陳祖澤表示,乘客量受疫症影響,加上近期加強清潔工作及派發口罩等額外開支,故難免有加價壓力,但公司會採取開源節流、削減班次及暫停部份路線服務等短期措施,即使收入下降,今年內未有計劃加價,現時也沒有裁員、減薪或放無薪假期的安排,惟無意仿效地鐵推出優惠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