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華與民主派關係再難改善

董建華與民主派關係再難改善

行政長官董建華昨日到立法會參加答問大會。大部份看過電視現場直播的人,印象最深一定是董建華反擊質詢他的民主派議員「膚淺」、「唱衰香港」等等火爆場面。一些高級公務員竊竊私語,覺得董建華的表現實在充份顯示他「怨憤極深」。他們很清楚,這台戲一定是特首臨時改了劇本的爆肚之作,洩露了董先生的內心世界。
按政府事前部署,董建華昨日到立法會,重點會放在呼籲全民團結對抗「沙士」(SARS)。他本人甚至親自撰寫演詞,強調「大敵當前……時間、環境不允許我們將寶貴的精力,虛耗到有些無休無止的、譁眾取寵的辯論和爭鬥中。」而且,還特別提出一個四字成語「患難興邦」,把英諺的「危中有機」來個中式演繹。

董自稱可以容忍謾罵
前日立法會辯論要他下台的動議,演詞提都沒有正面提一句,淡化意圖很明顯。
但結果,主角沒有乖乖依照劇本唱戲。步入立法會議事廳後,董建華就沉不住氣,與民主派針鋒相對。老實說,民主派昨日明顯沒有花太大心思來為難特首,他們提出的問題一點不新鮮,甚至不能說尖銳(起碼,前日立法會辯論要董建華下台的動議,民主派遣詞用字就潑辣得多),可能是因為民主派中經常有精警句語的張文光和李卓人都沒有機會提問吧!董建華完全可以輕描淡寫地應付過去,但他卻選擇了另一種做法:代替議員,向傳媒送上精句。大眾的焦點也因此集中在議會爭拗之中。
畢竟,董建華先生也是一個血肉之軀。他批評民主派「無所不用其極謾罵」他,而自己面對這些謾罵「絕對可以容忍」。如果他「絕對可以容忍」,立法會這一幕應可以避免。他與民主派裂痕之深,不令人意外,卻令人擔心。楊森自李柱銘手上接過民主黨黨主席的棒後,一直期望與董建華有合作的機會,恐怕仍是一廂情願。
有熟識董建華的人士透露,當年董與司徒華見面,事後司徒華在議會高調公開兩人談話內容,令董「受傷最深」,他根本不信任與民主派交往。有意要撮合董和民主派的人,恐怕仍有好長的路要走。

如果董建華昨日堅持做到「絕對可以容忍」,避免將焦點錯誤引導到議會爭拗,他或有可能贏一仗。捨己救人的謝婉雯醫生剛剛離世,昨天又有一名醫護人員過世,現在仍有七、八名醫護人員在深切治療部搶救中,事態嚴重,據聞政府內部根本憂心忡忡,高度戒備。一個成功的推銷員,應該努力令市民知道,政府與市民正一條心打仗。

期望第四季遊客重返
此時此刻,大家最關心的是疫情何時受控。連董建華本人,昨日下午出席過立法會答問大會後,也隨即臨時召見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和行政總裁何兆煒,查問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近日又有醫護人員懷疑受感染的情況。他對事件高度關注,甚至大發雷霆。
董建華的疑問,是每一個人都會問的問題:作為疫症「發源地」的威院,不是已經百分百做足防禦措施,達到零感染嗎?即使只有一單半單,也敲響警號,因為背後反映的問題實在惹人關注。
據悉,政府當前急務就是「搞掂沙士,拯救經濟」八個字。政府高層最期望的事,先是保持感染數字低於五宗,然後希望世界衞生組織解除旅遊警告,以便第三季本地人開始恢復消費,第四季遊客開始回來。
董建華應把握在立會的個多小時,展露他與港人正在想同一問題,而不是錯誤地把焦點引導到議會爭拗。下次當他再到立法會,希望他記住自己的任務。
記者: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