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續有前線醫護人員感染非典型肺炎,並相繼有醫護死亡,現時仍有十一名醫護人員正在接受深切治療,包括聯合醫院一名健康服務助理及大埔醫院女醫生鄭夏恩,病情危殆。鄭夏恩的母校香港大學醫學院近日已不斷與治療她的醫院聯絡,更有專家到醫院診治,希望她盡早戰勝病魔。 記者:梁洵瑜、徐岱靈
【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副院長梁憲孫希望鄭夏恩可以堅持下去,早日康復過來。該院院長林兆鑫日前也不停與鄭留醫的大埔那打素醫院聯絡,而內科學系葉秀文教授及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教授,也與該院聯繫,了解鄭的病情進展。
梁憲孫形容該院非常緊張鄭夏恩的病情,「我哋好緊張,同學都好關心佢」。他又稱,雖然對鄭的印象不算太深,但她當年讀書時,是「好靜、好乖」的學生。袁國勇教授昨日表示,曾到該院了解過鄭的病情,但基於病人私隱不能透露其病情及治療方法。
港大醫學院九七班同學會都極為關注鄭的病情,全體同學更為鄭送上聯署慰問卡,並會向其家人致以慰問及支持,希望鄭可以發揮醫護人員永不言敗的精神,盡快戰勝病魔,及早與家人團聚。
鄭夏恩除獲得同學們的支持外,近日在公共醫療醫生網頁上不斷有人留言,鼓勵她,也為她祈禱。鄭是大埔醫院的內科醫生,早前染病後轉送大埔那打素醫院治療。
醫管局資料顯示,現時有五十四名非典型肺炎病人在深切治療部留醫,其中八人是醫管局職員,三人是私家醫院的醫護人員。
此外,昨日新增的一名染病護士,則是瑪麗醫院員工。對於瑪麗醫院首次有護士感染非典型肺炎,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部門主管司徒永康昨日表示,護士受感染原因,是三名沙士病人在病房內同一時間接受高流量的氧氣面罩所致,病人每分鐘吸入十五公升純氧後,氧氣混合了病人帶菌飛沫從面罩漏出,三個病人同時使用,即造成每分鐘四十五公升的氧氣排氣量,增加病房的病毒數量。
院方已就事件進行調查,其中又發現使用高流量氧氣面罩的三位病人床位非常接近,環境因素令護士更易受到感染。事後院方已經封閉及消毒有關病房。為了防止類似事件重演,一旦沙士病人需要接受純氧,會將病者轉入深切治療病房進行,及禁止集體進行高流量氧氣治療。
胸肺科及內科系副教授曾華德指,醫院以往也有使用高流量氧氣面罩,例如用在嚴重哮喘、心臟衰弱、遇溺等病人身上,但還未有醫學文獻或報告指出使用這種面罩會造成高度感染的情況,將來會聘請氣流專家再次求證,但拒絕評論這是否造成醫護人員不斷倒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