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有多種。
微笑、大笑、奸笑、淫笑等等。有好的,也有壞的。
講笑話,現場最有效果。觀眾聽了哈哈大笑,但也有笑不出的可能性。
做為電視主持人,當然周圍有觀眾最好,製作助理舉起一塊大牌子,寫着:「笑!」,大家就笑了。寫着:「拍掌!」大家拍掌,但是這要花錢的,大製作才肯這麼做。
有些沒有觀眾的講笑節目,乾講也行,但大多數編導會加一些反應。
從前港產片用外國樂隊配樂,左抄一段右抄一段,稱之為「罐頭音樂」。這些講笑節目,用的是叫「罐頭笑聲」吧。
用罐頭音樂,也有高手和低手。從前有一個只懂中文的配樂師,常在男女主角分手時,用同一首曲,他說這代表哀怨。
「這個曲在描寫海洋呀!」我抗議:「並不悲哀!」
「胡說!」他罵我這小子。
吵架也沒用,我指着封套上LaMer的標題,叫他去請教別人。
罐頭笑聲簡單得多,學問在於肯不肯收集。待黃子華做「棟篤笑」時,拿一個錄音機錄起來,所有笑聲齊全。
講笑話也分層次,先讓大家咭的一聲笑出,然後笑得響一點,再大笑。最後哄堂暴笑收場,用罐頭笑聲,可依這程序播放。
就算懶得不到現場錄音,也可以從外國的講笑節目錄取。笑聲雖然也屬版權,但管制得並不嚴格,也可以說無從管起。
當今的DVD尖端科技,和現場一模一樣,買一片鬼佬棟篤笑的DVD盜錄,要甚麼有甚麼,何樂不為?錄音帶老笑聲已經用得聲音都蒙掉,請別再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