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失去了「香港驕傲」謝婉雯醫生後,昨日再有兩名香港人死於炎魔手下,令累計死亡人數升至二百多人。面對肆虐的非典型肺炎病毒,國際醫學專家正不斷研究,希望找出治療非典型肺炎的藥物。繼國際愛滋病專家何大一日前宣稱,發現愛滋抑制劑「多月太」,可有效阻止非典型肺炎病毒入侵人體後,德國科學家亦傳出令人振奮消息,聲稱一種正處於臨床試驗階段的一般感冒藥經改良後,或可用於治療奪命肺炎。 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該種名叫AG7088的感冒藥,由藥廠Pfizer研製,本來用作治療一般感冒用,但藥廠將它拿來進行人體試驗時,療效卻令人失望,於是將它束之高閣。
不過,一隊由德國呂貝克大學希爾根費爾德教授率領的德國研究人員,卻發現AG7088若經過改造,或可抑制非典型肺炎病毒蛋白酶的活動,從而抑制病毒自我複製能力,阻止病毒在體內傳播。
德國專家周二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的報告指出,他們已初步建立了非典型肺炎病毒的蛋白酶結構,發現它與感冒病毒的蛋白酶結構類似。後來根據AG7088的藥物結構,提出以AG7088為起點,研究治療非典型肺炎的有效方法。
希爾根費爾德教授說:「我相信,我們最新的科研成果使我們在尋找治療非典型肺炎藥物的研究中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使人類與非典型肺炎對抗的鬥爭中處於有利位置。」他還形容這是治療藥物研究的重大進展,為研究非典型肺炎藥物立下基礎。他又表示,將於下月與同事一起前往北京,支援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
不過,希爾根費爾德同時表示,最終研製出特效藥物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加上臨床試驗等,也許還需要更長時間。而在《科學》雜誌上,該批科學家坦言,由於研製及測試新藥需時,估計還要花上數年時間,因此,認為他們這個研究成果未能幫助目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
此外,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科李剛教授等醫學專家,從非典型肺炎病人不同時期的血清,發現一種名叫IgG的抗體,或可保護人類免受非典型肺炎感染,專家認為這個發現,將為研製疫苗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和啟發。
此外,該院專家亦發現,一旦人類感染了非典型肺炎後,便一定會發病,不存在感染而不發病的情況,而非典型肺炎亦不會出現類似乙型肝炎的攜帶現象,這個發現顯示只要將非典型肺炎病人隔離,其他人就會完全不受感染。
愛滋病專家何大一昨離開北京前,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時表示,他在過去數星期研製了對抗非典型肺炎的抑制劑,可以抑制病毒感染細胞,從而阻止病毒複製。他又說,如果將來成功研製非典型肺炎的疫苗及藥物,會盡量做到售價廉宜,令更多人受惠。
另外,荷蘭鹿特丹一間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經過三項權威測試後證實,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他們並同時否定非典型肺炎病人被兩種或以上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不排除衣原體或標準肺炎病毒,會加重部份病人病情的可能。
而世衞官方網站指出,非典型肺炎主要是藉由面對面密切的接觸,因病人打噴嚏或咳嗽而傳播,所以只要切斷傳播鏈即可有效控制此病,但必須落實三大措施,包括個案偵察、病患隔離及接觸者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