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個幸福女孩,是爸爸的掌上明珠,做生意的爸爸也是伸手助人協會(UNICEF)的幹事;但她也承受着不幸,十多歲突然患上不能治愈的過敏症,生命不時受威脅。跟隨父親行善的過程中,讓她明瞭世間的不幸,學懂樂觀積極。
記者:邵超 攝影:伍慶泉
Lena靦覥地把手環的金屬片反過來,上面寫着對哪種藥物過敏,這是一個保命符。「十一、二歲時發現自己對止痛藥敏感,經常暈低。」這個病令Lena錯過了一生只有一次的中學畢業大合照,也錯過不少值得紀念的場合,對她來說不無遺憾。「習慣了後,我反而學懂珍惜,每日早上醒來無病無痛,已經好感謝上帝。」過敏症永遠潛伏着,長期威脅着她的生命。「我覺得這反而令我建立堅強的性格。眼見身邊不少朋友遇到好小問題已經覺得天崩地裂,想着不如早死,我就相信肯定有解決方法。」患病令Lena學懂不要太執着。
「開唔開心是由自己控制的,每件事無論是好是壞,只是一個學習過程,失敗反而是無價的經驗。」由這個理論引申,Lena覺得香港有SARS也並非全是壞事。「正面來看,要有犧牲,香港人才醒覺飲食和健康的重要,長遠來看,有個衞生環境是好事。」Lena從不戴口罩,因為她向來做好本份注重個人衞生與健康,又正如餐廳三月開業,碰正大危機,她卻認定香港人開始注重飲食與健康,結果營業額也一直上升。每售一杯飲品,她便捐一元給UNICEF,說是像爸爸一樣做點事。「打算在國內開兩間分店的事不會因SARS而擱置,做人無得等運到。」Lena說的不是風涼話,而是最現實不過的真理。香港人要站起來,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