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節,董特首夫婦出席醫護界聚會,結果董太太號啕大哭。
在此場合,哭的當然是為「沙士」而殉職的醫護人員,但觀董太太之悲慟,尤甚於死者家屬,哭得這麼激動,看來原因便不會那麼簡單。
一個人要哭,成因有許多,只是不能想哭就哭,必須要有一個適合的場合,或一個催淚的引子。
比如在殯儀館裏,一些哭得死去活來的,並非就是死者最親的人。他們淚如雨下,號啕大哭,哭得死者家屬都吃驚起來,要反過來予以安慰,這些人一經安慰,哭得加倍厲害,一發不可收拾,結果,不知就裏的旁觀者,便也弄不清究竟是誰家裏死了人了。
殯儀館是一個專供人哭的場合,悲傷的環境,就是一個催人淚下的引子。許多心有鬱結的人走了進去,觸景生情,暗自傷心,想着自己平時受的冤屈氣,眼淚便慢慢流了出來。眼淚這玩意兒最是人來瘋,不見人還好,見了人便一發不可收拾,要是這時候再被人勸上兩句,那便更是沒完沒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在靈堂上看見那麼多人痛哭,也就不會誤會死者人緣特別好,因為,那些人哭的,並非死者,而是自己。
董太太近來每次露面,都沒能討到好處,被人奚落嘲笑,心中鬱結,淤塞程度尤勝牛頭角下邨的污水渠,委屈得不得了。明白這個道理,再見她在醫護界聚會上號啕大哭,便也知道,她並非與劉永佳先生有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