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直保持醫護零感染的瑪麗醫院終於失守。該院昨日證實有一名護士感染,該護士在非典型肺炎病房工作,染病原因主要與病房內同時有三名病人使用高流量氧氣,令周遭病毒數量增加所致,院方日後每當有病人要使用高流量氧氣時,會安排在單獨負壓的隔離病房進行。
瑪麗醫院過去兩個月處理非典型肺炎病人,一直沒有醫療人員感染,但兩名處理非典型肺炎的護士,分別於本月九日及十一日,因為發燒入院治療。其中一名護士昨日證實感染,醫管局會今日公布這宗個案;另一名護士至今未能證實染病,但已隔離治療。
該院發言人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相信護士感染的原因,是於本月三日至八日,在病房內共有三名非典型肺炎病人使用高流量的氧氣,即每人要使用十五公升純氧氣,令周圍的病毒數量增加,故估計是由這種環境因素造成今次感染。
其實,如果三名病人在病房同時進行這種嗅氧治療,病床附近的病毒數量因而增加,病房的換氣功能未必能及時清除空氣中的病毒。
發言人強調,該病房的通風系統已符合規格,但為免續有醫護人員感染,院方即時決定,日後安排病人在獨立的隔離病房嗅氧。院方並安排曾與該兩名員工有較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到宿舍隔離。
根據醫管局資料顯示,瑪麗醫院現時有十五名非典肺炎患者留院;而早前該院曾治療過醫管局行政總裁何兆煒,並接收過其他醫院染病的員工,包括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主管殷榮華醫生,但該院一直沒有醫護人員染病,保持零感染紀錄。
此外,沒有處理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沙田醫院,日前連續兩天有醫護人員感染。
該院發言人表示,由三月底至今,已有五名醫護人員感染,感染來源相信是病徵不明顯的病人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