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遠太平洋(1199)副主席劉國元表示,集裝箱造價及租金雖然下跌,但由於出租率高達94%,而且公司今年會再增購10萬新箱,將可抵銷其影響。另外,香港的碼頭吞吐量雖近飽和,但內地碼頭業務增長迅速,預計該公司全年整體吞吐量的升幅會超過15%。
即將於6月9日成為恒指成分股的中遠太平洋,昨日特別安排管理層與傳媒聚會。劉國元表示,該公司與客戶釐定集裝箱租金,會每年更新,主要依據集裝箱的造價而定,由於集裝箱造價下跌,租金同樣會下跌。他又表示,母公司屬下的上海中遠集運雖然是其主要客戶,但租金釐定機制與其他客戶同步。
中遠太平洋執行董事魯成鋼指出,在租箱數目增加後,即使租金下調,現階段看不到租箱收入會下降。他表示,今年將會增購超過10萬個新箱,以每個作價1400美元計,需要資金1.4億美元(10.92億元)。
中遠太平洋去年已斥資1.35億美元(10.53億元)購入11.9萬個新集裝箱,現有70.789萬個箱,全球排名第5,市場佔有率9.3%。租箱收益佔02年盈利55%。
至於中遠持股50%的八號碼頭東,4月份吞吐量只微升0.2%,至12.58萬箱。劉國元強調並非受疫症影響,只是去年同期的基數較高,加上該碼頭的吞吐量已飽和。他並稱今年1至4月,八號碼頭東的吞吐量達46.97萬箱,同比增長11.6%,成績已算很好。
另外,內地5個碼頭的吞吐量,今年首4個月增長達28%,他說:「全年所有碼頭的吞吐量增長15%,應該沒有問題。」中遠持有股權的碼頭,去年總吞吐量達1342萬箱。
劉國元又表示,投資青島前灣碼頭第二、三期計劃進展順利,不過受非典型肺炎影響而略為推遲,預期兩三個月內可以落實。該計劃中遠太平洋將佔20%股權以上,出資1.5億美元(11.7億元),該項目的大股東為青島港務集團,另有兩名外資股東為馬士基及英國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