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發黃的舊剪報上,照片中的小妮子含笑站在同學身旁,報道形容相中女生謝婉雯雖不是出身名校,仍取得八優的會考佳績,且已有志日後從醫。那是十七年前、香港經濟起飛的流金歲月裏,來自公共屋邨草根家庭的女孩奮發向上的故事。想不到今天,在此城的疫潮中,她又成就另一段捨身成仁的傳奇。 記者:倪清江、陳沛敏
【本報訊】「作為一個老師,有機會教到呢種學生,我好光榮,佢留咗一份愛喺世上!」東華三院伍若瑜夫人紀念中學昨日瀰漫一片哀思,因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而染病殉職的屯門醫院醫生謝婉雯,正是該校的畢業生。校長李賢美昨日形容,當年家住石蔭邨的謝婉雯算是草根階層,卻憑着力爭上游的精神,實踐自己理想。
謝婉雯的同事和朋友都形容她是一位文靜爾雅的專業醫生,但中學時卻有動若脫兔的一面。李校長昨日向記者展示八六年的校報,謝婉雯與同學端站在當時的校長身旁,文中說她品學兼優,得過獎學金,在校內又非常活躍,是「信社」的社長,又是女童軍,喜歡看小說、游泳、打網球。
負責學校課外活動的蔡志超老師還記得,當時年紀小小的婉雯已很有領導才能,而且做事認真,為了啦啦隊的訓練,到學校下午五時關門,仍不肯離開,直至六、七時天色快黑,才被「趕走」。
這個模範生與同學蘇詠儀在八五年會考同考獲八優佳績,成為報章狀元報道中,「雖不是出身名校,仍取得八優的會考佳績」的主角。翌年她接受校報訪問,還謙虛地說放榜時心情興奮又意外,因原本只預計考得三至四個優,讀書心得則是「上課留心,回家多溫習,有問題便發問,多與同學討論。」她還鼓勵其他有志讀理科的女同學,不要被傳統女生不擅於理科的觀念嚇怕。
吳仲堯在該校任教二十多年,他昨日以六個「好」字形容對謝婉雯的印象:「好用心讀書、上課時好留心、好關懷別人、係一個好的聆聽者、好審慎、好準確」。謝婉雯在該校完成中六課程後,以暫取生身份獲中文大學醫學院取錄。
說到前日傳來謝婉雯的死訊,吳老師即哽咽地說:「好傷心……真係好傷心,上個禮拜有報紙出錯咗個名叫『謝婉玲』,話佢危殆,其實我之前都知係佢喺屯門醫院,早前又被調去呼吸科,好希望唔係佢……作為一個老師有機會教到呢種學生,我好光榮,佢留咗一份愛喺世上!」
李校長表示,準備將謝婉雯的故事編成德育課的教材,作為學生的模範。另外,中大校友組織以「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為題,今日在報章刊登悼文。電影界也考慮將謝醫生的事迹搬上銀幕。
謝婉雯生前所屬教會播道會恩福堂的鄭牧師昨日透露,由於謝婉雯的媽媽仍十分傷痛,謝家仍未就婉雯葬禮的細節作出決定,目前首要是安排好安息禮拜,謝家暫時也沒有經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