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由選委會初選 再交全民投票<br>商界擬制訂選特首新方式

先由選委會初選 再交全民投票
商界擬制訂選特首新方式

自商界傳出「倒董」風後,政、商界之間隨即流傳第三屆特首的可能「人選」。有個別商界人士認為,為免日後再選出一些只懂討中央歡心、卻欠缺管治能力及民望的人當特首,造成管治危機,正醞釀一個選舉特首的新方法,先由八百人選舉委員會進行初選,再將得票最高幾位候選人名單交由全民投票。

乏民意基礎施政困難
有商界人士指出,特首董建華最大「優點」,是得到中央全面信任,但六年下來,他的能力如何,大家已是有目共睹,更大問題是他只是由選委會選舉產生,缺乏強大民意基礎,令他施政面對困難,亦無法駕御有民意基礎的政黨。不解決這些問題,任何人當特首都會困難重重。
部份商界人士正試圖由選特首方式入手,以解決這個死結。由於《基本法》並無規定第三屆特首的選舉方式,有人建議可保留八百人選委會,先進行初選,只有得票最多的頭幾位,又或得過半數支持的候選人,才可進入第二輪選舉。
第二輪選舉則由全民投票,經一人一票選出特首。該商界人士形容這個方式好處是既可避免民主派「入圍」,也可阻止一些只懂討好中央,但缺乏民望及能力的「愛國人士」當選,而且特首由直選產生,日後就有足夠民意基礎和政黨抗衡,避免出現管治危機。
事實上,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上周出席外國記者會午餐會時,被外國傳媒問及下屆特首選舉以及民主進程等問題時,曾表達過他的「個人意見」,認為可由八百人的選委會先從所有參選人中,篩選出一張名單(listofnames),再進行第二輪選舉。不過當時他強調這只是他的個人意見,而一切要依《基本法》辦事。

親京人士不看好建議
但有親北京商界人士不看好這個建議,質疑北京會否接受:「佢哋唔會容許在不能百分百控制情況下,產生特首人選。」況且目前離第三屆特首選舉還有很長時間,一切仍充滿變數。
記者:莫劍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