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面對立法會辯論要特首董建華下台的動議,向董建華問責的官員傾巢而出護主,三司十一局官員中,只有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因事未能現身議事廳。但綜觀官員的發言,董建華在過去六年的「德政」,始乎只有「成功落實一國兩制」一項。
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在辯論開始時率先發言,反駁外界對董建華施政的批評。曾蔭權指董在任六年,「一國兩制」空前成功,美國、英國、歐洲議會甚至聯合國都讚口不絕,而香港賴以成功的四大支柱──司法獨立、公平競爭、廉潔公務員隊伍,以及資訊自由流通,均得以保持。
曾蔭權更稱讚其「老闆」,「為我哋子孫後代福祉,擬定計劃,盡心盡力。」所以「我哋對董建華先生要公道一啲!」他及後在答辯時又指特首深受中央信賴和支持,又批評部份議員發言流於煽情,而此刻每名香港市民都在全力對抗疫症,但立法會卻糾纏於無謂爭拗,對香港沒有益處。他對議員說:「為香港大眾上下齊心,做番少少嘢啦!」
律政司司長梁愛詩答辯時則引述美國政府的報告,證明香港的司法制度在回歸後仍保持獨立,香港社會的開放和新聞自由也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對有部份議員批評問責制,政制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則強調問責制是一個劃時代的改變,又突然有所感受地說出他的觀察,指提出「倒董」動議的前民主黨成員陳偉業自從退黨後,更加努力博出位:「政客始終係政客,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陳偉業回應林瑞麟時則不客氣地指林瑞麟是宦官:「宦官即係宦官,奴才即係奴才,走咗一個路公公,嚟返一個林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