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英國首相貝理雅和財相白高敦就英國加入歐元區之意見各異是否在「扯貓尾」,或真是存在分歧,英國一班有識之士包括國會議員已按捺不住,紛紛發表意見大肆抨擊,為甚麼政府在此時此刻仍無法作出加入歐元區之決定;更有人公開批評指英國人為何將國家未來前途之賭注,荒謬至押在一個根本對歐元區有抗拒的人身上,這是何等愚昧,難道命運不應該是由自己掌握?意指白高敦阻頭阻勢,若在關鍵時刻平白失去加入單一貨幣體系的機會,最終必「喊都無謂」!
更白熱化的是在白高敦向國會發言指目前英國的條件和狀況,並未能完全符合五個經濟測試,並企圖游說議員不能在大選前貿然進行「公決」,誰知開口「夾」着舌,立即遭下議院領袖列特否決。列特更毫不客氣地說,現時已不是爭議應否加入,而是要決定何時加入,儘管仍有障礙,也不能以時間作為藉口諸多推搪,問題須盡快解決。可謂給白高敦狠狠地來一記當頭棒喝。
事實上英國政府時常以滙率為理由遲遲不肯表態,但英鎊應以甚麼兌換率或比重加入單一貨幣體系才算合理,則連跟人家坐下來探討的誠意也欠奉,只一味說鎊滙過強。
然而若以貿易加權衡量,現水平的鎊滙是自97年貝理雅當選首相以來最低者,如單以兌歐元計算在過去17個月也貶值了不少,那麼白高敦和貝理雅又怎樣自圓其說?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