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白衣天使」是用來形容對病人關懷備至的護士,但對於今次無懼生死威脅往「沙士」前線工作的護士來說,「白衣戰士」的形容可能更貼切。一班曾在前線抗炎的護士在護士日剖白心聲,異口同聲說經歷疫潮更加肯定自己的工作。
伊利沙伯醫院護士Doris因病房出現隱形病人不幸中招,她從來沒有埋怨為何炎魔選中自己,「唔係我中咪係其他人囉。」患病亦令她深深體會身邊同事對她的關懷,當同事得知她昏迷時出現失禁的情況,馬上組織「尿片基金」,甚至有陌生人源源不絕地送上湯水、雜誌和生果。她昨日在港台節目《開心日報》中表示,病危並無成為她當護士的陰影,反而覺得有份抗炎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呢個歷史時刻有份喺度,我引以為榮。」
當市民都對白衣天使致上最高敬意時,這班默默耕耘的護士卻不自詡偉大。在瑪嘉烈做了十年護士的伍姑娘笑着說:「我唔覺得自己偉大,我老公就好覺得,所以好支持我,話引以為榮。」
伍姑娘由骨科工作調配去照顧「沙士」病人,最初亦有不適應,她很感謝醫生每次巡房後都為她打氣。個多月來百般滋味在心頭的經歷,她不懂以言語形容,但在眼裏滾動着的淚水,已隱隱透露了不足為外人道的憂慮和壓力。
在瑪嘉烈深切治療部當護士十二年的李麗萍則形容「沙士」是「好殘忍」的病,「真係發夢都諗唔到要照顧自己嘅同事,精神上嘅壓力大過一切。」她非常感謝從其他醫院調來支援的護士,但有些護士因不習慣,哭上幾日,她要擔當情緒導師一職,責任更沉重。「我講得最多嘅說話係『唔好驚,我教你點做』。」
令李麗萍最開心的,就是談到中招醫生出院,相約她「擦餐勁」的時候。護士日最好的禮物,有甚麼比得上見到卧病在床的病人和同事都健康地再站起來?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