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專家 分析130病例證實<br>沙士病人潛伏期病毒不傳人

內地專家 分析130病例證實
沙士病人潛伏期病毒不傳人

非典型肺炎主要透過飛沫傳播的說法,在醫學界有較高的共識,但感染者在潛伏期是否具有傳染性,卻一直受到爭議。內地傳媒引述專家堅稱,非典型肺炎病人只有在發病時才具有傳染力,而且發病愈久,傳染力愈強。專家更否定病毒經多次傳播後會減弱的說法。 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廣東醫療專家昨日表示,當地逾八成的非典型肺炎病人並未成為傳染源,一百三十宗學生感染及懷疑感染個案竟分布在一百間學校,由此可見,非典型肺炎病人在潛伏期並不具有傳染性。
廣東省醫療專家指出,統計研究表明,廣東非典型肺炎病例中有百分八十六的病人沒有繼發病例,即未有傳染他人,而全省迄今一百三十宗學生證實及懷疑感染的個案,竟然分布在一百間學校,偶然有一間大學出現了兩個病例,也是分散在不同的校區,而非同宿舍的學生。

似天花傳染規律
廣東專家認為,這兩個數據說明非典型肺炎病人在潛伏期是不傳染的,只有發病時才出現傳染性。因為如果非典型肺炎在潛伏期即具傳染性,那麼學生的發病個案一定非常嚴重,且一定會出現大面積感染。
專家表示,這種情況在傳染病中並不少見,天花的傳染規律也正是如此。不過,專家強調,這還是初步的觀察結果,還要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才能作出確證。
廣東的醫療衞生專家還指出,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強烈的「醫院及家庭中感染」特性,這說明只有當病人發病時,與其有密切接觸的人才最易受傳染,而且病情拖得愈久愈重,其傳染性就愈大。
這種特點,說明了為何大多數非典型肺炎病人未有傳染他人,而部份「超級播毒者」卻具強烈傳染性,一個人就傳染了一大群人的原因。

具有持久傳染性
而北京《法制日報》昨日也報道,研究者對六百名非典型肺炎病人的血樣分析表明,非典型肺炎的潛伏期最少為四天,最長可達十七天。這與每個人的體質以及侵入體內的病毒數量有關。已經被感染但尚未出現病徵的人,是不具有傳染性的,至少迄今世界上還沒有這樣的例子。
報道稱,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引起非典型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相對比較穩定,其變異性並不像人們原來所說的那樣大,但新型冠狀病毒已非常適應人體的環境,而其傳染性是持久的,並不是經若干次傳播後便會減弱。
另外,中國衞生部昨日公布,內地新增非典型肺炎感染個案有七十五宗、十二人死亡,令證實感染人數首次超過五千人、死亡總數達到二百五十二人(見表)。

廣州市成主戰場
中國衞生部抗炎專家組成員聶軍說,非典型肺炎疫情雖然波及範圍很廣,但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和廣東省。其中,北京及周圍的山西、內蒙古、河北和天津,感染個案已佔了全國的百分六十六點五,而廣東省則佔了百分三十。
聶軍又指出,廣東省最近五天的病例絕大部份發生在廣州市,佔百分六十以上,而最早出現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佛山及中山等地區,已經連續十天以上沒有證實感染個案,證明廣州市是目前廣東省的非典型肺炎主戰場,應注意其作為中心城市對周圍地區的影響,避免疫情再次向周邊地區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