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爭取撤銷旅遊警告不能手軟 - 盧峯

蘋論:爭取撤銷旅遊警告不能手軟 - 盧峯

雖然特區政府官員未能在昨天的視像會議上說服世界衞生組織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雖然特區政府官員仍未能得到世衞任何確切承諾將於何時撤銷旅遊警告,但我們認為只要新感染個案持續下降,特區政府官員以至特首董建華先生都有必要繼續積極游說世衞盡快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讓香港商人、學生、旅客避免再受到不必要及不公平的限制。

世衞應該靈活處理
是的,在住院病人數目方面,香港的確還未能符合不超過六十人的世衞標準。但正如我們在昨天的《蘋論》中指出,這樣的標準是不合理及不必要的。要知道住院病人數目反映的是較早前疫情的狀況,跟疫情的最新發展沒有多少關係,更不能反映疫情是否受控,怎麼該拿這個數據作為取消旅遊警告的重要參考呢?此外,病人既而住院及受到隔離,他們的家人也處於家居隔離的狀態,這些病人數目即使超過六十,也不會對本港旅客造成甚麼威脅,世衞怎麼該以此為理由而不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呢?
更何況香港在過去幾星期已採取多項防疫及檢疫措施,並且一直積極追蹤感染源頭,防止病毒擴散到其他地方,甚至世衞組織也認同香港採取的措施比該組織建議的更多。在這樣大量的防疫措施加上疫情持續放緩下,世衞組織實在該以更靈活、更具彈性的態度處理住院病人數目這個指標。
當然,即使世衞撤銷對香港的旅遊警告,也不表示香港已戰勝疫症、也不表示旅客會迅速回流,更不表示經濟能迅速復甦。但是撤銷旅遊警告至少代表香港在控制非典型肺炎疫情上取得重大進展;至少代表香港控制疫情的努力取得成效並得到國際社會肯定。這樣的肯定比甚麼大型宣傳計劃、比甚麼海外推廣計劃都有效得多、都管用得多。甚至可以說,香港經濟要重新起步,撤銷旅遊警告是最重要的起點。

本地企業生死攸關
香港的商貿、旅遊、展銷活動在非典型肺炎疫潮下已停頓超過一個月,業界以至整體經濟的損失非常巨大。若果不能盡快爭取撤銷旅遊警告,盡快讓正常的經濟活動重新啟動,那恐怕對企業以至整體經濟產生災難性影響。對很多本地企業來說,早一天、晚一天解除旅遊警告可是個生死攸關的問題。像這樣的問題,特區政府官員及特首怎能不主動出擊、積極游說呢?怎能坐待下星期的會議再討論呢?
(圖)對爭取世衞撤銷旅遊警告,港府該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