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港大研究新治療藥物<br>愛滋權威何大一發現治炎體

與港大研究新治療藥物
愛滋權威何大一發現治炎體

研究世紀新疫症非典型肺炎的治療方法取得重大突破。治療愛滋病的國際權威何大一,參考治療愛滋病的經驗,成功發現化學物質「多月太」,可有效阻止引致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細胞。何大一及香港大學的研究隊伍,將會在此基礎上研究新的治療藥物,但暫未能預計新藥多久後才能面世。 記者:陳倩雯、梁洵瑜、馮永堅

【本報訊】以研究「雞尾酒」療法及愛滋疫苗聞名於世的國際治療愛滋病專家何大一,日前訪問台灣後,昨日旋風式抵港,與港大醫學院的研究隊伍召開記者會,公布治療非典型肺炎的突破性進展。身穿整齊黑色西裝、結上紅色領帶的何大一,昨日精神奕奕、一臉信心地表示,經過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研究人員在內的研究隊伍,連日來在實驗室不斷研究及測試,終發現一種名為「多月太」的化學物質,可阻礙冠狀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引起細胞病變。
何大一解釋,引致非典型肺炎的冠狀病毒,其表面存在着表面蛋白刺突(Spike)。刺突像機械臂一樣,會抓住人體細胞的表面,拉近病毒及人體細胞的距離,終使兩者的表膜結合並融為一體,從而進入人體細胞內,令人體細胞受到病毒感染。

靈感來自醫愛滋
他續稱,治療的原理,是利用由不同胺基酸排列所組成的抗病毒藥物「多月太」,抑制刺突的活動,鎖死刺突的機械臂,使其不能彎曲而不可成功抓住人體細胞,以阻止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研究成員之一的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補充,未能成功入侵人體細胞的病毒,停留在人體內一段時間後,將會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
對於這項有關治療非典型肺炎的突破性進展,何大一表示,「靈感」是來自治療愛滋病的經驗。他指出,比較過愛滋病毒及港大發現的冠狀病毒基因圖譜,加上利用生物訊息電腦程式作出分析後,發現兩種病毒的表面蛋白結構相似,同樣利用機械臂來入侵人體細胞,因此他上周特從美國帶來「多月太」抑制劑作研究測試,他形容此發現是一個好開始。

針對病毒侵細胞
袁國勇亦認為,是項發現的方向正確,相信有助研製治療非典型肺炎的新藥物,減低死亡率。何大一則指,暫時未知何時可以研製成藥物,但稍後會將「多月太」抑制劑用在動物及人體上作出測試,以觀察成效。他又認為,在此發現基礎上研製的新療法,由於是針對病毒入侵人體細胞,因此理論上較並非針對治療非典型肺炎的抗病毒藥物三氮唑核囗更為有效。

病毒變種藥失效
不過,何大一強調,病毒變種是研究隊伍需要處理的問題,因為冠狀病毒與愛滋病毒一樣,會不斷變種,令藥物失效,因此他認為愈多藥物對治療愈有效,現時治療愛滋病的註冊藥物就有六十至七十種。
此外,袁國勇表示,港大將會為所發現的冠狀病毒申請專利,以便繼續作出研究。他解釋,如不申請專利,日後作研究時可能需要向外國公司支付大筆專利稅,而大學並無能力承擔這筆研究巨款。他強調此舉是尊重知識產權的做法,並非自私,而不少外國著名大學都有同樣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