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非典型肺炎橫掃本港,醫學科研人員每日就像與病毒賽跑,希望能夠盡快戰勝病魔,成功治愈患者及研製疫苗。爭分奪秒的日子,令他們廢寢忘食,即使至親從遠方歸來,也未能抽空見面,即使工作量較平日多十倍,也從不輕言放棄。
新華社昨日以詳盡的篇幅報道兩名香港醫學科研人員於過去近兩個月來,如何日以繼夜與病毒作戰。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談兆麟表示,自三月份以來,每天工作長達十四小時以上,即使在復活節假期也要工作,十七歲的長女雖千里迢迢在復活節從美國回港,但他卻抽不出時間與她相見,最後只能在電話中作短暫交談。想起此事,談兆麟至今也感到內疚。
事實上,雖然面對研究條件不如外國,但本港醫學界卻從未有一刻放棄。中大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坦言,現在工作壓力十分大,但壓力是來自一種責任。「疫情出現以來,研究小組每個人都超負荷工作,研究速度比平時的課題速度快十倍,大家自覺自願,不講條件。」
有人不眠不休力戰「炎魔」,亦有人不惜奉獻出寶貴的鮮血「拯救」病患。本身是「沙士」康復者,曾捐出一千毫升血清的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鄭彥銘稱,若病人有需要,不介意再次捐出血清,並相信同事們也願意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