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心得:即使聯儲局日後希望透過減息刺激經濟,相信效果亦不會顯著,原因是聯邦基金利率處於1.25厘,已是41年來最低水平,即使再減也發揮不出減息對股市及經濟刺激的槓桿效應。
美國聯儲局雖宣布利息維持不變,但由於近日美國所公布的經濟數據未如理想,加上格林斯潘的言論,市場普遍預期美國的減息行動遲早出現。
美國經濟數據時好時壞,我認為是經濟復甦前的必然結果,所以這些消息對股市未必會帶來預期的震撼。即使聯儲局日後希望透過減息刺激經濟,相信效果亦不會顯著,原因是聯邦基金利率處於1.25厘,已是41年來最低水平,即使再減也發揮不出減息對股市及經濟刺激的槓桿效應。因此,若果投資者希望透過息口去向或經濟數據去預測股市走勢,相信會較難捕捉投資機會。
事實上,近來環球投資市場走勢跟港股一樣,都是炒資金流向,與實際經濟數據表現的關連性明顯較過去為低,所以,我們不妨從這方面去估計股市走勢。
每當美國經濟轉差的時候,資金總會由股市流向債市,所以投資者通常會注意兩個市場變化的關係。無可否認,撇除資金對美國國庫券的需求,近半年美國企業債券的需求持續向上,除了因為孳息率高於國庫券外,另一原因就是這些企債的回報較穩陣。然而,若從較宏觀的角度分析,我們應該將歐洲股債表現一併來看,才看到資金流向的影響。
由於美元持續弱勢,引來部份資金撤出美元區而流入歐元區,因而令歐元升值,歐洲股市債市(尤其是債市)受惠。不過,若細心分析,自美伊戰事開始至今,歐洲股市和債市已出現一些微妙變化,就是歐洲政府兩年期債券孳息上升,債券價格則向下。但以目前環球經濟環境,大部份資金都寄望較穩健的回報,若資金真的大舉流入債市,理應歐債價格會向上。與此同時,歐洲股市自戰事後出現較大幅度的反彈,即使經濟疲弱的德國,法蘭克福股市亦升值超過三成。由此可見,市場有部份資金未必會根據經濟因素來決定投資,反而是當股市跌得低殘時,便會進行投機或較短線的投資買入。
要體驗這個理論,最直接就是留意近來歐洲電訊股表現。基本上,市場普遍對3G的發展並不樂觀,加上投資額龐大,歐洲電訊股已持續低迷了好一段時間。但近來歐洲股市之反彈,電訊股表現相對較佳,除了反映市場預期經濟復甦有機會令電訊股受惠外,我覺得最大原因是該類股份已跌得過份低殘,吸引了資金趁低吸納。
根據以上分析,目前環球投資市場表現,與經濟前景關係拉不上太大關係,反而取決於資金流進哪一個市場。(換句話說,環球市場同樣是在炒波幅而已)。以港股為例,基本因素沒有改變下而出現反彈,純粹都是資金流向所推動,因此,投資者目前投資策略還是宜短不宜長。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