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近日通過了新議案,在未來三年,撥款24億美元,支持納米技術(Nanotechnology)的科研。這無疑是給矽谷的科技發展方向,打下一支強心針,不但只是金錢上的鼓勵,也令到大家對未來科研發展,有更明確的方向。
由電子晶片、電腦等發展到Dot.com,資訊科技備受追捧,然後生物科技被譽為是未來主人翁,人們又開始談論生物信息學(Bioinformatics),然而這也只是電腦應用方面的發展,究竟電腦或電子的新突破會是怎樣的呢?
一般人都相信,納米技術就是明日科技的重要基礎。納米其實是一個單位,即是十億分之一米。
技術範圍其實很廣,任何技術能夠有效使用或製造以原子或分子為單位的物質,也即是以納米來計算的,都是納米技術。它能應用在很多不同方面,例如我們日常衣着的防皺布料,以至未來細如頭髮的電腦,又或者Flash一樣大小、能存放10至15G資料的記憶體等,都與這項技術有密切關係。
現時在美國發展納米科技,重點除了矽谷之外,還有波士頓及南加州一帶,而惠普及IBM,在矽谷的科研中心均有做納米科技,矽谷已經有數家Startup,從事納米技術的研究。
可是,相比起日本,美國未必行先一步。原來日本政府一直是投資在納米技術最多的國家,去年他們已耗資8億美元,放在納米技術的研究上。
美國科學研究基金估計,大概十年左右,全球在納米技術用途的市場會達到1萬億美元,各個國家都不甘後人。例如香港的大學,都已紛紛展開這類項目的研究。在新一浪的科技熱潮之下,矽谷能否再度成為創意工業的搖籃呢?
魯笨
電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