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消毒用品結果 重手滅菌反損健康<br>家居抗炎亂溝清潔劑釋毒氣

化驗消毒用品結果 重手滅菌反損健康
家居抗炎亂溝清潔劑釋毒氣

活在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日子,家居與辦公室的清潔更顯重要。市民或許會以為愈「重手」使用清潔或消毒用品,愈能消滅病毒,但事實是過量使用清潔用品,會引發各種敏感症狀,長遠對健康構成影響;而胡亂將漂白水混合其他酸性清潔劑使用,更會產生可灼傷內臟甚至乎致命的氯氣。 記者:謝穎詩

【本報訊】政府天天提醒市民要注意家居清潔,本報選擇了五種家庭及辦公室常用的清潔劑及消毒劑,交予一間政府認可的化驗所,化驗清潔用品本身及當混合使用時,釋放在空氣中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酸鹼度,以及是否含氯氣。檢驗的五種清潔及消毒用品分別是漂白水、綠水、醫院及工商機構常用的Lysol消毒劑、一種坊間流行的酸性潔廁液及浴室清潔液。
環境顧問工程師邱耀雄指出,結果顯示,測試的潔廁液酸度近乎鏹水,酸鹼度為少於零點五,漂白水及綠水則偏鹼性,酸鹼度為十二點九;至於浴室清潔液及Lysol清毒劑較中性,酸鹼度分別是七點八及八點二。他稱,過酸及過鹼性的清潔劑都會損害皮膚,而市民若將酸性的物質和漂白水混和,更會產生有害的氯氣。

獨立使用 不含氯氣
邱耀雄說,今次的化驗結果顯示,若單獨使用,所測試的清潔用品樣本均不含氯氣,但當漂白水混合酸度極高的潔廁液時,便會產生氯氣。環境保護署的室內空氣指標並沒有列出氯氣在空氣中的含量上限,但按勞工處保障工人健康的標準,空氣中不能含有多於百萬分之一氯氣。
邱耀雄指出,當漂白水混合酸性的清潔劑時,無論份量多少,二者混合一起便會產生氯氣。
至於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根據環保署訂定的室內空氣指標,建議室內的空氣應含有少於十億分之一千三百一十的總有機化合物。經測試的五種清潔用品中,只有漂白水釋出的數量合乎標準,其餘均超標,顯示使用這些清潔劑時,室內空氣中含有大量可致癌及可刺激呼吸管道的有機化合物。

味道濃烈 表示過量
另一意外發現是,如果按使用說明將綠水一比五十以清水稀釋,總有機化合物反而激增,達每十億份空氣含十一萬七千總有機化合物。邱耀雄解釋,總有機化合物無助於清潔或消毒,相信綠水稀釋後化合物增多,可能是想讓人嗅到清潔劑的味道,心理上會以為「好乾淨」,但事實是濃烈的清潔劑味道,正代表已過量使用清潔用品。
所以他提醒市民,清潔期間及之後必須盡量打開窗戶,因總有機化合物在短時間內會留在室內,空氣流通有助稀釋空氣中的化學物含量。

密封環境 更須注意
家庭醫生關嘉美則提醒市民不要過量使用消毒劑及清潔劑,她說最近曾診治一名皮膚敏感病人,該病人洗衣服時加入了大量消毒藥水,結果因對化學物敏感引致全身痕癢。她又稱,保持家居清潔雖然重要,但也要謹記按適當份量使用清潔用品,否則釋出的化合物容易刺激呼吸管道,造成氣促及咳嗽。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宗存亦說,空氣中若含過量的總有機化合物,會刺激呼吸管道,接觸短時間問題不會太大,但經常在密封的環境下,便要確保室內空氣合乎標準,否則可引發呼吸管道疾病。

疫潮下,清潔及消毒用品不可或缺,市面上林林總總的產品,須依足指示使用。 黃冠華攝

化驗結果顯示,使用稀釋的漂白水足以進行家居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