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年三月,日本東京發生地下鐵沙林毒氣事件,造成五百多人傷亡,也為很多人造成長期難忘的傷痕。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更為此而暫時放下手頭上的創作工作,花了一年時間找尋事件中的受害人,採訪及寫下他們的經歷,書名就叫《地下鐵事件》。
為甚麼村上春樹要花這許多時間及力氣去搜尋受害人,寫這樣的書呢?據他自己說,他是受到一封讀者投書啟發的。
那封信是一位受害人的妻子寫的。她說,丈夫在搭車上班途中遇上毒氣事件,昏倒被送進醫院,幾天後雖然出院,卻不幸留下後遺症,無法順利工作。剛開始還好,但事件隨着時間的過去,上司和同事開始說起一些刺耳的閒話。她丈夫無法忍受那樣冷淡的環境,幾乎像是被趕出來般地辭掉工作。
這樣的「痛苦」令村上春樹一直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定「不拘症狀輕重」,盡量把所有受害者的痛苦經歷、困擾如實呈現,好為事件留下一個完整的紀錄,也好讓公眾看到事件對不同的人所造成的巨大傷痕。
最終,村上訪問了六十多人。而在看過這些「紀錄」後,你會感覺到那從天而降的「人禍」怎樣令很多人的生活面目全非、很多家庭肢離破碎,而且久久不能回復原貌。
這一回SARS突然侵襲香港,所造成的破壞、創痛比東京沙林毒氣事件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而死的人已超過二百,有孩子更要面對父母雙亡的悲慘命運;即使熬過SARS的煎熬而康復的人,他們的身心、他們的生活恐怕都已經跟以前大不一樣。甚至沒有染病的人,他們在這兩個月以來擔驚受怕,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是非常不好受的。
我想,這樣的經歷、這樣的記憶是很值得紀錄下來的。只是不知道我們的作家有沒有這份耐性,有沒有這份毅力逐一訪尋事件的受害者,把他們的「故事」,把他們的「語言」紀錄下來,讓大家知道SARS所造成的傷痕不是一時三刻就過去的,而是長期留在受害者的生命中,不時牽動着他們的神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