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委員會主席 指罰款阻嚇不足<br>倡用重典公開吐痰者姓名

公教委員會主席 指罰款阻嚇不足
倡用重典公開吐痰者姓名

自本港爆發非典型肺炎後,市民普遍較以前注重環境衞生,但仍有不少缺德人士在街上隨地吐痰,令市民忍無可忍,由十八區組成的「清潔香港地區推廣工作委員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如何遏止隨地吐痰問題,部份與會者提出用重典嚴懲,包括公開展示隨地吐痰者的姓名,羞辱這班欠公德的隨地吐痰者,以收阻嚇之用。 記者:謝明明、麥志榮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梁永立於「清潔香港地區推廣工作委員會」會議後表示,當局自今年三月底將隨地吐痰的檢控形式由定額罰款改為票控後,至今已有超過二百人被票控,有關市民須出庭答辯,初犯者最高可被罰款五千元。
他說,由於大部份個案仍等候法庭排期審理,當局會視乎判決結果考慮是否調高罰則。據食環署資料,近日法庭便判一名隨地吐痰的市民罰款一千元。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李麗娟表示,當局近期接獲不少市民意見,指他們對隨地吐痰的問題已「忍無可忍」,要求當局用重典嚴懲隨地吐痰人士。

罰垃圾蟲社會服務
有參與昨日會議的公民教育委員會主席香灼璣認為,港府應實行舉報機制,鼓勵市民向政府部門舉報衞生黑點,他說港府人手有限,必須靠市民提供資料才能長遠解決問題。
他稱,不少人認為現時針對「垃圾蟲」的六百元定額罰款制度阻嚇性不足,就算交由法庭審判,法官一般只判罰款一千多元,對於一些人而言「冇乜所謂」,因此建議判罰垃圾蟲執行社會服務令,他說:「如果掉垃圾要罰做幾日社會服務,相信好多人都唔想,亦可以加強犯法要承擔後果嘅印象。」
據了解,在昨日會議上討論了不少大膽的清潔香港方案,有人提出「全民捉垃圾蟲」,建議修改法例讓市民執法捉垃圾蟲,不過,亦有人擔心這樣會出現濫權現象,引起更多社會問題。

透過公民教育解決
另外,有人建議以「侮辱性」的懲罰對付隨地吐痰者,把隨地吐痰者姓名公開展示於其吐痰的地點上,惟香灼璣認為長遠應透過公民教育,提升市民清潔香港的意識。
據悉,代表「全城清潔策劃小組」出席會議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曾俊華在會上表示,當局將於三星期內提交策劃小組工程計劃書,與會者普遍要求港府高層解決各部門各自為政的陋習,制訂長遠方案解決私家街及新界農地環境衞生惡劣等問題。此外,針對鰂魚涌一名拾荒婦在私人物業內囤積數十噸垃圾,梁永立承認食環署過去有關執法工作做得不足:「可能將來有一個期限畀自己,若果勸完之後都唔做嘅話,咁我哋就自己做。」

非典型肺炎除了喚醒市民的衞生意識外,政府亦增加了清洗街道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