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鋼鍇
縮班危機已由小學擴展到中學,報載今年將有一百多位中學教師受縮班影響,連同小學六百多位縮班教師,七百多位前線教育工作者職業受到威脅,教師已成高危行業。預計最先受到影響的應是前身是實用中學、職業先修學校、特殊技能訓練學校和工業中學。家長們心中自有評價,這些非主流中學都是舊制的所謂第五級學校,亦即是成績較差的學校。入讀這些學校是無可奈何的選擇,最先要被縮班,當然是這些非文法中學。雖然大部份這些中學已鏟去有標籤性的名字,但精明的家長記憶猶新,以後逐年縮班是無可避免的事,情況肯定愈來愈嚴重。
二○○五年度,全港小學每級人數將降至不足六萬之數,小學縮班情況固然不忍卒睹,縮班烈火亦將由小學燃燒到中學去,預計四、五年內將有為數頗多的中學停辦。現行制度下,政府已無力為教師安排職業,教師們失去職業安全感,教學熱誠自然大打折扣,這決非莘莘學子之福。
筆者經常覺得中學教師特別辛苦,節數固然不少,每節四十五分鐘,兼領的課外小組又特別多,最要命是每班人數多;當小學人數以三十人(加二人)為基數時,為甚麼中學每班人數規定四十?中學以四十人為基數是不合理的,人數實在太多了。當小學步向小班教學的同時,何以中學不作修改?以前中學學位缺乏,浮動班制已迫得中學喘不過氣,行政負擔沉重,現在學生人數減少,正是降低每班人數以增強教學效益的好時機,把每班基數降至三十人以下,絕非過份要求。政府不將眼光放遠些,要學校短期內呈交縮班教師名單,此舉未免操之過急。趁縮班危機,降低每班人數,為教學效益帶來新契機,政府何不化被動為主動,為中學教育添一分綠意!
中學科目眾多,初中與高中又截然不同,不若小學只得中、英、數、常四主科,大部份教師都可兼教其中三科,人手分配較易。中學教師可兼教的幅度較小,要倉卒定出裁減名單,絕非易事,難怪中學校長群起抗議。請教統局眾高官體察真正情況,不可一紙令下,強而為之,徒添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