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衙,竟然像酒家 - 鍾偉民

官衙,竟然像酒家 - 鍾偉民

澳門滿城噴毒黑綿羊,這種摩托車,連中學生都可以開,暗夜裏,成群在橫街穿行,廢氣熏病人,噪音吵死人;澳門有環保局,官員是聞不到?還是聽不到?澳門也有旅遊局,頭目是個葡人,不會說廣東話,在電視上出現,總配了女聲,男說女聲,怎麼跟百姓溝通?他大概也不知道香港傳媒對澳門旅遊業,對澳門飲食業的貢獻;而這些貢獻,是應該由他這個局努力去貢獻的。
但澳門有些局,門面功夫,港府絕對應該借鑑,應該學習。
我打算開一家石頭店,就到南灣大馬路的財政局問手續,進門,有個穿制服的美少女含笑相迎:「先生,有甚麼可以幫忙的?」「開店,問問該怎麼開。」我說。「請稍等。」美少女一按門旁半截銀光閃閃的柱子,原來是台電腦,吐出來一張紙,兩組數字,一組是櫃台號碼,一組是輪候號碼;人不多,美少女把我迎到諮詢的櫃台,即問,即答,不必看指示牌,方便文盲。拿了表格,坐在椅子上乘涼,美少女再送來《稅務年曆》和《稅務責任》說明書。「這些東西,你應該有用。」她說,說完笑瞇瞇去招呼其他人。真是賓至如歸。政府部門像酒樓,像夜總會,設知客,殷勤周到,你說,多突破!多體貼!多讓人對官衙改觀!
香港學生畢業,等於失業;官衙門面學澳門,全港各部門,對外的,遍置笑容可掬美少女,即時有數千女學生就業。大家憎惡政府,易遷怒稅局等官署職員,酒樓化,夜總會化,甚至桑拿化,久等可獲腳底按摩,怨氣,能不給按掉?善待巿民,說到底,受惠的,是庸吏,大家不發作,他們的狗命就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人家的山石沒面子?那更上層樓,送飲料小吃好了。試想想,繳稅豢養梁錦松之流和豬狗不如的保皇黨,輪候的時候,有知客關照,有嘢食,有嘢飲,心頭怒火,是不是沒燒得那麼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