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配售舊股非佳兆

曾淵滄專欄:配售舊股非佳兆

近來,裕元工業(551)獲得傳媒熱烈的吹捧,說甚麼裕元將成為恒指新的成份股,引來散戶高價追入。可是,在恒指服務公司還沒正式決定是否會納入裕元為新的成份股,裕元的大股東已等不及,趁高價配售6億多元的舊股。這個教訓又一次說明,高價追入謠傳中的好消息是風險高、利潤低的行為。
這次的配售行動,嚴格來說不是裕元配售,而是裕元大老闆賣股套現。大老闆為甚麼賣股?道理不說自明。你問一問你自己,如果你認為手上所持的股票,股價還會再漲,你會賣嗎?
大股東大手配售舊股票是股市中最最壞的消息。因為配售的是舊股,因此企業沒有新的資金流入,這說明企業沒有新的發展空間。或許裕元大老闆看到此一隱憂,擔心股價不能保持,故為自己的荷包套現。
同樣的道理,中石化(386)及思捷(330)也是配售舊股,為大股東套現。這兩隻股票的大股東也是趁着股市正出現有利的消息、股價高漲而急急套現。裕元的好消息是傳聞會躋身恒指成份股;中石化的好消息是股神畢菲特入股中石油(857),引來石油股的炒作;思捷的好消息是歐元猛漲,思捷在歐洲的零售業務賺到的歐元兌換成港元升了值,導致利潤上升。
但是,裕元的老闆明白,萬一恒指新貴沒有裕元的份,股價必大跌;中石化的大股東也明白,如果油價下跌(戰爭已結束,油價已沒有高企的條件),股價也會大跌;還有歐元滙率高漲對思捷所帶來的好處也只是短暫的,不出半年,在激烈競爭下,思捷商品在歐洲的零售價必定下跌。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