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拍賣會

香港的拍賣會

在香港,每年也有不少大型拍賣會舉行,當中以蘇富比(Sotheby's)及佳士得(Christie's)兩間國際性的拍賣行,最廣為人知。兩家拍賣公司每年均會在本地舉行兩次大型拍賣,分別於4月(春季)及10月(秋季)舉行。
不過,這些拍賣會較少出現一般的家具或收藏,主要是有一定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如中、西方的陶瓷、水墨畫或油畫、玉器、寶石首飾、古董家具、鐘表等,也有紅酒、郵票、銀器等玩意。這些拍賣品都不乏收藏價值,當中更有不少精品,拍賣成交價達數百萬港元甚至千萬港元,引為城中佳話。
今年4月的拍賣會,適逢肺炎肆虐,佳士得決定將拍賣押後,改為7月舉行。蘇富比則如期舉行,一連3日成交金額逾1.64億元,當中最高價易手的珍品,是清乾隆年製的青花釉裏紅龍紋天球瓶(圖),成交價為1014萬港元。市場傳聞原物主為華人置業執行董事劉鑾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