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呆板不重視創造力

港生呆板不重視創造力

在以考試成績為先的教育制度下,本港青少年的創造力究竟有多少?一項青少年調查發現,有一成半受訪者認為「創造力是少數天才獨有的天賦能力」,亦有一成受訪者直言「發明與我關係不大」及「不打算在任何領域進行創造」。至於本港青少年眼中十大最具創造力的人物,以國父孫中山等政治家為主,真正從事創意發明工作的人物只佔少數。

代表人物選孫中山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於去年九月至上個月,成功訪問了三千零五十二名來自全港九十間中學,以及八所大專院校的學生,調查結果顯示,有一成半本港年輕人視創造與發明是天才及專業人員的專利,對引發自身的創造力顯得毫無興趣及漠不關心。
調查亦分別要求青少年選出心目中最具創造力的中國人及外國人,結果發現,有百分之八點五受訪青少年認為國父孫中山是中國最具創造力的代表人物,其次則為發明紙張的蔡倫及有「光纖之父」稱號的高錕教授。在三百五十八名上榜的創造力人物中,行政長官董建華排行第十六,得票率為百分之一點六五。
至於年輕人眼中外國最具創造力的代表人物,則以愛廸生居首,贏得兩成二受訪青少年的認同,僅次於愛廸生的為牛頓及愛因斯坦,得票率亦分別高達一成四及一成三,票數更勝於中國人排名榜中位列最高的孫中山先生。懷疑策動九一一恐怖襲擊的阿蓋達首領拉登,亦入選外國具創造力代表人物,排名十二。

十大中一半政治家
負責調查的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指出,本港學生對中國創造力代表人物,傾向視政治家為高創造力人物,十大中即有一半屬政治家,事實上,受訪者的着眼點似看重有關人物對社會的貢獻,多於人物本身的創造力。相反,本港學生對外國創造力人物的認識較多元化,十大中包含了發明家、科學家、企業家及音樂家等不同範疇。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