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手徐燕華的婚宴延期至八月底,但是預定五月六日的一切儀式,照樣舉行。
先在前一天晚上「上頭」。這是婚禮前最重要的儀節,象徵新郎新娘開始進入成年人階段,並可充份承擔結為夫婦的責任。
徐燕華的父母都不是廣東籍,但香港一住數十年,大家都成為香港人,而做香港人就是等於當廣東人,要按照廣東習俗去做。這也是徐燕華的孝心,她認為不行新派禮,才對家長尊敬。我想很多香港女仔都有此觀念,舊禮才一直推行,不被遺忘。
「上頭」禮儀要在半夜十二點舉行,乾捱不是辦法,約了幾位友好在徐家打麻將,一面打一面等。
時辰來到,由一個夫妻雙存,婚姻美滿,兒多孫多的太太,俗稱「好命婆」的婦人來主持,這種女人在香港還能找到,要是西方,哼哼,才不容易呢。至於那麼多年了婚姻還圓不圓滿,東西方都絕種了吧?
好命婆用柚葉燒水給準新娘沐浴,藉以滌除污穢,沐浴後新娘更換新內衣褲,這前半截的習俗可惜不能觀禮。
後半段就在我們面前進行,新娘坐在點燃的龍鳳燭前,由好命婆拉勒紅緣線,替她夾掉面毛,稱為「開面」。你看,單憑拉面毛這一點,鬼婆就做不到。
接着是真正的上頭了,好命婆把象徵處女的辮子,改梳為婦人的髮髻,一面梳一面說吉利話,甚麼子孫滿堂等等,其他詞句我也記不了那麼多了。
原來這才叫「上頭」。最初聽到這兩個字,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問新郎幾點鐘「起頭」?不,不,不,不是「起頭」,是「上頭」,哦!「上頭」,是不是讓按摩女郎服務,忍不住了,又起頭又上頭呢?真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