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利益驅使,一些偷獵者會不擇手段,採取投毒的辦法獵殺野生動物,毒餌包括含磷的劇毒農藥、氯化鉀等。專家指出,吃了這樣的野味,即使沒有嚴重的中毒迹象,也會對食客造成長期的身體損害。而在宰殺過程中,不慎污染了肉或飲用水等,容易令人中毒。
專家表示,野生動物的肌肉、血液和內臟中,含有多種病菌和寄生蟲等,烹煮不熟就很容易令食客感染腦囊蟲、肺吸蟲、血吸蟲、腸道寄生蟲等疾病。許多人愛吃蛇肉,但蛇的皮下、肌肉和腹腔中有一種數量極多的寄生蟲,烹製溫度不能完全把蟲消滅,對人體是非常危險的。
深圳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負責人表示,一些不法商人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對捕獲的野生動物採取了一系列「加工」措施。如將穿山甲灌水增加重量,給蛇吃避孕藥等激素,催谷長大等。
專家稱,野生動物的特殊食法是否起進補作用,目前尚無科學根據,但危險卻是不可小覷的。專家忠告,人們不要逞一時的口舌之快而賠上自己的健康。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