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力托匯豐過份明顯

英之見:力托匯豐過份明顯

港股周三的走勢十分奇怪,繼續力托滙豐(005)及中移動(941),但不少藍籌顯著轉弱,除此之外,不少二線大市值股份也有拋售壓力,下跌股份數目高於上升股份,但期指表現卻相當頑強,股份走勢與期指活動背馳。
筆者認為地產股及幾隻與航空息息相關股的弱勢是理所當然,但另外一大批出口股及國企股的沽壓,卻頗有可能是幾單配股集資所引發,某程度上反映現水平未能吸引太多新資金,因此換馬行動令股價有明顯壓力。裕元工業(551)及中國石化(386)的配股理由都頗為充份,不算有負面意義,由此而衍生的沽壓應已消化,因此周三這些股份的弱勢,並不算太有啟示性。

造淡宜選弱勢藍籌
不過力托滙豐的舉動過份明顯,後市仍應是偏淡居多,筆者仍建議維持持有滙豐短倉,但今次教訓之後,日後不宜隨便以滙豐作為造淡的出擊對象。
不錯以PE計算,滙豐的確偏貴,但滙豐已成為散戶最有信心的股份,息率吸引,而且股價長期跑贏大市,在滙豐之上,是絕不宜低估散戶萬眾一心的力量。
另一方面,滙豐佔恒指比重大,其他本地業務為主的藍籌又不爭氣,形成要挾期指淡倉,滙豐會是舉足輕重。因此日後造淡,選擇一批長期弱勢、低處未算低的藍籌反而是更佳戰略。股價經常看似便宜,實際上跌勢卻長期出人意表,這樣避重就輕,勝算應可以提高。
滙豐則應是看好大市之時造好的對象,筆者較早前過早看淡,是洗濕了頭,卻未算恨錯難返。美股過了業績期,加上上升動力顯著放緩,應甚有機會帶動滙豐回調,所以仍可等待機會在較佳水平平倉。今次的教訓,啟示了選擇股份的重要性,以及滙豐獨特的地位,無論技術上如何超買,強勢股是不宜輕舉妄動造淡,反過來說,對弱勢藍籌亦應該要死心,不宜捨易取難。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