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時下的中學及大學生喜歡讀甚麼書呢?「第十四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名單昨揭曉,上榜者大部份為短篇散文著作,部份更有豐富的圖像,其中台灣作家幾米及其著作《照相本子》同登中學生最喜愛的作家和好書榜首。有學者批評,時下青少年因生活太過多采多姿,無暇集中精神閱讀長篇文學作品,建議多誘導青少年閱讀歷史傳記,培養深度閱讀文化。 記者:謝明明
由香港電台、教協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和香港公共圖書館合辦的十大好書選舉,今年共接獲十萬零六百張來自一百四十多間中學的學生選票,較去年的八萬二千張多兩成二。香港電台文教組節目總監鄭啟明表示,今屆獲選的十大好書種類包羅萬有,其中屬於悅目及趣味類別的各佔三本;屬溫情、成長、文藝及杏林類別的則各佔一本。他稱,這反映本港中學生閱讀興趣相當廣泛。
台灣作家幾米所著的《照相本子》獲最高選票,成為中學生最喜愛的好書榜首,其他入十大的包括影音使團編著的《生命因愛動聽》、陳葒所著的《校園風雲》、董橋所著的《從前》、區樂民所著的《醫者孩子心》、阿虫所著的《虫畫虫話——甜的吃苦的也吃》,以及高行健著、幾米繪圖的《母親》等。
著名畫家阿虫〈原名嚴以敬〉昨接受港台節目「教育理想點」時表示,青少年除閱讀書本吸收知識外,也要由不同角度思考書本所引發的不同問題,從而發掘新的知識和思想領域,不應「限死」只看某類型的書本。著名作家董橋也認為,不應限制青少年的閱讀書本的類別,應任由他們自由選擇。
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首席講師史文鴻指出,今次獲選的書本絕大部份為短篇散文,部份更有豐富的圖像,反映時下青少年喜歡閱讀有圖像及短篇的散文作品,與過往青少年喜愛閱讀長篇作品的文化不同,他認為時下青少年有太多活動,不能集中精神閱讀長篇文章,形成「即食麵」文化,他說:「佢哋經常覺得唔夠時間用,樣樣都要即食,睇短篇嘅文可以好快睇完,但會影響佢哋嘅寫作能力,思考亦都無咁深入。」
他建議家長及教師應該誘導青少年多閱讀歷史傳記和中國現代文學,由中篇着手,然後逐步至長篇作品,培養青少年深度的閱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