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尚志倡獨立處理發燒者

鍾尚志倡獨立處理發燒者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鍾尚志建議,為徹底減少非典型肺炎爆發,政府應考慮設立獨立的觀察病房,避免把懷疑受感染的發燒病人,安排在同一病房致出現交叉感染。他建議可利用烏溪沙度假村的獨立屋設施,而北京現時已把發燒病人安排在獨立觀察病房治療。
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早前表示,會研究興建傳染病醫院。本身為醫管局董事局成員的鍾尚志認為,興建傳染病醫院屬長遠安排,短期內則需改善對發燒病人的處理方法。
由於本港的醫院設計並沒有預計要應付較大型的傳染病,故不少醫院須改裝病房的通風系統,才可接收非典型肺炎病人。至於觀察病房的通風系統,雖然醫院已作出改善,如加大抽氣扇,但始終不是負壓通風系統,並無令病房空氣進行換氣的功能,未必達到預防傳染病的水平。
現時大部份醫院均安排發燒病人在觀察病房接受觀察或治療,當臨床診斷確信其為非典型肺炎病人後,才轉到專門處理非典的病房,故令其他發燒病人有機會被非典病人傳染。

世衞修改指引
鍾尚志透露,該院曾有一名護士因發燒入住觀察病房,相信其間遭感染。他曾建議選擇一些營舍集中處理觀察病人,譬如烏溪沙營舍便有不少獨立房間,可防止病人互相傳染,如臨床診治發現病人是非典或病情轉差,才轉送醫院病房治療。正如早前淘大花園E座居民遷往隔離營一樣,可減少市民在發燒但未證實染病期間把病毒擴散的風險。
日前內地官方媒體中央電視台曾報道,北京有醫院為發燒病人安排入住獨立的觀察病房,醫院的醫生更向傳媒表示,措施可防止一些不是非典的病人,在同一病房內受到感染。
世界衞生組織上月修改防感染指引,建議醫院安排「可能」非典型肺炎個案,入住獨立的負壓病房,如無負壓通風系統,也應安排獨立房間,第三步才安排病人在同一病房,並應關掉冷氣開窗通風。
記者:梁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