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非典型肺炎疫情逐步紓緩,口罩亦愈來愈廉宜;但台灣卻相反,非典疫情逐步向社區蔓延下,口罩愈賣愈貴,一個平時賣約十五港元的N95口罩,價錢被炒高逾十倍,達七百元新台幣(約一百七十港元)。口罩奇貨可居下,有胸圍商索性將胸圍一分為二,變成口罩,台南村民為防感染亦樂於使用,一於乳罩當口罩戴。 中國組記者
【本報訊】台南縣一名村民昨日戴着一個深紅色乳杯,接受電視台記者訪問時表示:「我去過村內每一間藥房,都買不到口罩。」但當他發現有人忽發靈感,將乳罩一分為二改成口罩後,認為也「值得一試」。台南縣後壁鄉的土溝村民說,為了安全被笑也沒關係,不過這樣的創舉,卻讓年輕一輩的村民笑彎了腰。一名村民說:「我縫了要拿來做口罩,不然市面上買不到只好用這來做。」
路透社報道,當地有一間小型胸圍廠,正大量緊急生產這種「口罩」出售,工人先將不同顏色的胸圍,一分為二,再縫上扣帶,成為口罩。
台灣疫情告急下,口罩嚴重缺貨,單單在台北市,大部份藥房和商店已無口罩賣,口罩售價飆升至一百五十元至二百五十元新台幣(約三十四至五十六港元),引起市民很大不滿。
台北市一間公司昨日就被公平會揭發疫市搶錢,一個N95口罩竟賣到七百元新台幣(折約一百七十港元),明顯高出市價十倍。
鑑於口罩售價飆升,公平會昨致函口罩商人,由即日起要避免隨便加價或集體漲價,揚言會處分藉機哄抬價格的不法商人,甚至連供應商也一併懲處。
台灣行政院抗SARS總指揮李明亮昨表示,由於台灣最少有六名非典型肺炎病人,感染途徑不明,因此,台灣可以說已出現社區感染;台灣疫情能否受控,未來五日至為關鍵。
截至昨午二時,台灣再有六人證實感染,令感染人數飆增至一百三十一人;新發病六名病人中,有三宗與和平醫院有關,一宗與仁濟醫院有關。而全台懷疑感染個案則高達七百一十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