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潮責任誰屬系列1》<br>醫學界促設獨立調查委員會

《疫潮責任誰屬系列1》
醫學界促設獨立調查委員會

兩個月前,沒有人想過本港會因為冠狀病毒引發非典型肺炎,瞬間奪走逾二百條寶貴性命,超過一千六百人曾經或仍在病榻之中,經濟損失數以百億。疫潮擴散,責任誰屬?不少人認為港府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

起初以為能夠應付
本港疫潮趨穩定,董建華政府善後措施卻隻字不提問責。在疫症爆發初,中大醫學院曾要求關閉威院,因政府反對結果遲了七天才封院。衞生署署長陳馮富珍昨解釋,在三月十日威院只有十多二十名醫療人員染病,當時政府、醫管局和威院均認為有能力及有條件應付疫情;但她承認該署在三月十二日已知事不尋常,並知會世衞。
威院未能控制疫情,結果導致社區大規模爆發,這究竟是誰之過?立法會議員兼醫學會會長勞永樂表示,肺炎事件令本港無論在人命或經濟上均「受重傷」,絕對有需要進行調查,政府可考慮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或在立法會成立調查專責小組,成員應包括公共衞生的專業人士及其他界別專家。
他批評政府不斷說現時要「向前看」,但他認為「如果唔搞清楚今次事件嘅來龍去脈,憑乜向前看呢?」故調查小組應從事件發生前後,每個層次調查,包括發病後在醫院、醫管局、醫管局董事局、各聯網、衞生署、決策局以至行會等作出的決定及措施,進行案件重組。

「對錯由社會決定」
至於是否有需要就疫潮找出問責者,他認為如果調查發現最終事件是非人力可以挽回,則無人需要問責,否則調查結果無可避免會在事實真相中找出問題所在,也當然涉及導致問題的原因或人物。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梁家騮則強調,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基本目標是找出事實,讓公眾清楚過程,「屆時公開調查結果,孰對孰錯交由社會決定。」
但他認為應在完全控制疫情時才展開調查,免影響現時抗炎工作;而調查小組應具足夠權力,有權審閱各部門的資料,而非由各部門自行提交報告。醫療政策評議會會長郭家麒也認為有需要作整體檢討,「才可避免下次犯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