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巷「大快活」有活可幹便是好

後巷「大快活」有活可幹便是好

穿過一棟棟高級別墅,再鑽入一條狹窄後巷,這是芳姐的小天堂——一個平凡不過的垃圾站。芳姐招呼我坐下,就在一大堆垃圾旁,原來垃圾站,沒有高尚不高尚,都是那樣子,尤其那股叫人難耐的氣味。猶豫間,芳姐已隨手拉來一袋垃圾,伸手入內左掏右掏。「邊尋寶邊和你談,別見怪,哈哈哈……」一陣爽朗的笑聲,提醒了我:眼前這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外號「大快活」。

快活很簡單
「大快活」眼中,「快活」來得很簡單——有活可幹便是好!「叫我垃圾婆我會不會生氣?怎會?我可不是嗎?垃圾婆也很有貢獻,沒有我的清潔,這裏又怎會保持高尚?」要從微不足道中找到意義,其實還得有點智慧。「看,這些都是寶物。」芳姐從大堆垃圾中掏出一個個汽水罐,還有紙皮,高興地說:「一個月就可賣到幾十塊錢,夠我飲早茶啦!多好!」
提起自己的工作,芳姐一臉滿足。「老了,不行啦!以前,這附近七條街的垃圾都是我倒的,現在就只留下這一條,貪這裏有家學校,垃圾也乾淨點嘛!我也不笨哩!」不笨,也不輕鬆,看她拖着矮小的身軀,把幾十斤重的垃圾推上斜坡,有點吃力,她卻堅持:「無所事事才辛苦!」

要政府幫甚麼
幹這人家認為髒得很的粗活,倒是芳姐自豪的選擇。「三十多年前了,那時製衣行業式微,無法維生,人家問我倒不倒垃圾,我想也不想便答應。說去就去,怕甚麼?」她還打趣說:「要是特首也和我當年一樣勇往直前,那就肯定會加分啦!」原來躲在後巷的老人家也並非不問世事。
「現在丈夫退了休,我還養活他哩!下午放了工,就和朋友一起去玩、去買東西,不知多寫意!」問她有沒有想過退下來,享受一下老人家應有的福利,這竟又換來一串笑聲。「要政府幫甚麼?天天上街遊行要這要那,看見都煩死了。其實靠自己最重要,有活幹,人就開心,還求甚麼?」芳姐說,這條小巷,三十多年,一點也沒變,卻原來,沒變的還有人情。上一代人的自我奮鬥精神,久違了,今天竟讓我在這小巷中找到。

記者:黎頌詩
攝影:林栢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