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不熟悉香港情況的人昨日走入立法會,他一定難以相信議員這一天要表決不信任財政司司長的動議。議會氣氛毫不緊張,在重要議案表決時一定會四出拉票、甚至連洗手間都不放過派員駐守的「狗仔隊」,影都沒有一個。政務司司長曾蔭權與支持不信任議案的民主派談笑風生,話題全部是他剛被委派的清潔衞生問題;保皇黨民建聯最緊張的,反而是另一個講噪音的職業性失聰議題應如何投票。
動議不信任財政司司長,在民主國家是一等一的大事。但昨日氣氛完全不能反映議案重要性。這是香港政治制度的特色:保皇黨囊括過半數議席,分組投票設計再為政府增加一重保障,特區政府根本沒有一丁點擔心議會可以通過不信動議。辯論未開始已經注定了結果。
情況與九九年立法會辯論不信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議案的大陣仗,天淵之別。當時,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也要親自打電話給民主黨游說,知其不可為也要為。但過去幾個星期,政府高層根本沒有人再出手為不信任梁錦松議案做甚麼游說,甚至內部也沒有花時間討論。僅僅當事人梁錦松自己親自打過電話給一些已鐵定會支持政府的人,打聲招呼而已。
這辯論值得重視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
當年立法會辯論不信任律政司司長,政府嚴陣以待,全體十八位局長級官員均奉命出席會議,在辯論過程中一直留守,以示對梁愛詩的支持。但昨日議事廳內,情況差得遠。陪在梁錦松身邊的,是等待在動議發言的曾蔭權,和曾經此苦的梁愛詩。至於其他局長,唐英年在辯論開始時逗留了一陣,林瑞麟在辯論中段趕來打氣,還有梁錦松好友馬時亨。就這三位了。官意如何?心照不宣。
保皇黨保駕護航的陣式也相當冷淡。兩位貴為行政會議成員的政黨黨魁曾鈺成和田北俊,一句聲都沒有。民建聯派出了葉國謙在辯論中做唯一發言人,自由黨同樣只派出了楊孝華。據聞兩大政黨事前都早作部署,除非民主派「撩交拗」,否則少講為妙。
港進聯也只有許長青一個發言,演辭更短得可憐,純粹意思意思。
保皇黨以行動表達了保松的力度:大家根本都沒有傾全力保松。這與表決勝負已分關係不大。不信?可以看一看下周三立法會辯論要董建華下台的議案。這個議案同樣毫無通過希望,但發言的議員肯定比昨日踴躍,而且內容也一定遠比昨日「肉緊」。
問投票反對動議的人,很多都會說:「保松保得一時,不會保得一世。」不信任議案被否決,但不代表梁錦松有足夠誠信讓他繼續做財政司司長。冷眼旁觀,梁錦松和投反對票的人都知道壓力,只是等待引爆一刻來臨:抗炎後?今年底?明年初?
記者:李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