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ca是地道廣東人,近年因為飲食喜好的轉變,愛上了吃素,但因為不太懂入廚,所以煮的都是些很簡單的素菜。但自從到過原籍北京的男朋友家中,吃過伯母做的北京素菜後,耳濡目染下,也懂得做出帶北京風味的素菜,今次便看她如何運用十數元,也可做出能吃飽兩口子的地方菜。
記者:謝翠玲攝影:陳智良
示範:將軍澳讀者Jessica
炒地三鮮最具紀念價值
炒地三鮮,對Jessica來說,別具紀念價值,因為這是她第一次到男朋友阿爽家吃飯時,她媽媽做的菜式。不過那次做的,跟這次的炒地三鮮不同,只有其中一鮮煎茄子,但簡單而香軟的煎茄子,已教Jessica很念念不忘。
炒素木須肉也是Jessica學來的北京家常菜。在北京,這個木須肉是很普遍的菜式,但通常都是加入了肉片同炒成的,但因為Jessica吃素,所以就將那個肉片減去了,剩下木耳、雞蛋和菜。由於吃的人數少,便以娃娃菜代替大白菜。
至於那個配食的烙餅,則是北京風味很濃厚的主食,Jessica也是由阿爽家偷師的。阿爽說他家平日以麵食類為主,假日空閒時會做烙餅,因為外邊不易吃到。
Jessica本身對湯水並沒特別喜愛,但男朋友卻是每餐非要有湯水伴吃不可的,所以到他家吃飯,必可見到不同的湯水。不過他飲的不是廣東式老火湯,而是滾湯為主,像番茄蛋花湯、紫菜湯等,所以也不算太麻煩。
用咩料:
娃娃菜 1棵
木耳 1朵
雞蛋 3隻
薑片、蒜片 各少許
烙餅材料:
麵粉 半斤
水 適量
葱花 適量(可不加)
油 少許
小貼士:
搓好的麵糰要靜置一會才用,這叫「醒麵」過程,讓麵糰更有彈性。
用咩料:
茄子 1條
薯仔 1個(大)
青椒 1個
薑片、葱段、蒜片 各少許
小貼士:
切好未用的薯仔和茄子,以鹽水浸泡,避免變色。
用咩料:
番茄 2個
紫菜 2湯匙
葱段 適量
生粉 2茶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