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竊洛歇機密搶合同

波音竊洛歇機密搶合同

商場如戰場,像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伊拉克戰爭中找來卧底刺探侯賽因行蹤,商界也有商業間諜。美國最大軍火商之一的波音公司,現在就爆出商業間諜醜聞,涉嫌非法盜用勁敵洛歇馬丁的機密資料,贏取數以百億美元計的軍事合約。東窗事發,波音「一身蟻」,美國司法部和空軍展開調查,一旦指控成立,波音可能被中止和被禁參加一些軍事工程合約。

波音上季業績看得人眼紅,因為業績有一個大突破,就是波音在製造C-17運輸機、間諜衞星、聰明彈和火箭等國防生產方面的盈利,比製造商用飛機的更多。不過,當波音國防生產業績如坐火箭般一飛冲天時,美國《華爾街日報》周一報道,波音涉嫌非法盜取洛歇馬丁公司的機密資料,然後擊敗對手,贏得美國空軍總值數以百億美元計的合約。

20年製火箭合約值3120億
據報道,波音和洛歇馬丁在一九九七年激烈競爭,爭奪空軍一項製造發射軍事衞星用的火箭合約。這紙合約價值四百億美元(約三千一百二十億港元),中標公司將取得之後二十年全部發射合約,兩大軍火商爭得頭崩額裂,最後波音的「三角洲四型」火箭雀屏中選,贏了洛歇馬丁。
蹊蹺的是,洛歇馬丁的火箭工程師布蘭奇,在九七年曾跳槽到總部在洛杉磯的麥道飛機公司,負責研製「三角洲四型」火箭,波音後來收購了麥道就中標了。
美國《洛杉磯時報》周二引述政府消息報道,調查人員相信波音僱用布蘭奇,對洛歇馬丁造成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因為布蘭奇從洛歇馬丁帶來了數千頁的重要文件,包括洛歇馬丁火箭詳細規格和製造成本等敏感資料。換句話說,波音是非法盜取了洛歇馬丁的商業機密。

波音未即時向洛歇還文件
儘管波音在九九年開除了布蘭奇,理由是內部調查發現他藏有這些印有「洛歇馬丁公司財產」的文件,違反公司政策,更即時向空軍通報,以及向洛歇馬丁歸還了兩箱文件,但被解僱的布蘭奇不服被炒,告上法庭,他的代表律師羅伊亦屢指,波音炒人只是為了「掩飾波音的非法活動」,布蘭奇只是波音的犧牲品。
《華爾街日報》報道更指出,波音當年根本沒有把全部文件交還洛歇馬丁,直至上周才被迫將其餘十一箱文件交還,大有瓜田李下之嫌。

國防部暗示禁止波音競投
東窗事發後,美國國防部震怒,下令調查。波音發言人周一承認:「我可以證實我們正受到司法部和空軍調查。」雖然調查還待水落石出,但國防部已暗示將來可能禁止波音參加一些軍事合約的競標,令波音每年總值二百五十億美元(約一千九百五十億港元)的合約面臨大縮水的危機。
波音和洛歇馬丁向來是美國軍火界的死對頭。洛歇馬丁在九七年火箭合約輸了,但在戰機合約方面收回失地,近年先後獲批美軍下一代戰機F22及F35的生產合同,洛歇馬丁今後二十年將雄霸美國主力戰機的市場。波音爆出醜聞,贏家應該又是洛歇馬丁。F35號稱得最後一種有人駕駛戰機。
波音已不是首次涉嫌非法竊取商業機密,美國總審計處今年一月披露,波音從雷神公司竊取情報,成功在二○○○年奪得美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的主要武器製造合同。波音甚至在八九年以不恰當手段獲得國防部情報,最後要認繳五百二十萬美元(四千多萬港元)了事。
新華社/美國《洛杉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