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寄給西方媒體,充滿怒火的信,徹底改變了中國官方抗炎的態度」,早前一份外國報紙在頭版刊載了一個新聞故事,雖然帶點吹噓自己影響力的成份,但這個說法也並非全無根據。
時事評論員 吳志森
中國軍方醫生蔣彥永就官員隱瞞疫情,寫信給媒體,揭發中國非典疫情的真相。《時代》、《亞洲華爾街日報》報道了信件內容,全球嘩然,再一次確證中國官方隱瞞疫情,禍及全世界。胡錦濤怒炒張文康、孟學農,抗炎政府作了一百八十度轉變,試圖改變中國被國際隔離的孤立狀態,這可能間接與西方報道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疫情,已到了紙包不住火的地步。
染病和死亡人數急劇上升,公布的數據遭全世界質疑。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學術等對外交往已受到實質隔離,代表團在外國被拒進入會議場地,老布殊推遲訪華,吳作棟不來了,國家領導人外訪被迫延遲,在內地舉行的國際會議和賽事,嚇得人家卻步。新一代領導人,至少在對外關係上,已陷入無法運作和管治的危機,再不採取行動,只有死路一條。
蔣彥永醫生的一封信,扭轉官方的抗炎政策。但官員非但沒有感謝他,報道刊出後,還對他百般刁難,進行監視,警告他不得擅自與外國媒體接觸。這位因有國民黨關係,曾在文革被殘酷鬥爭的七十二歲老人,基於愛國心和正義感,為國家的國際形象立了大功,因為未經永遠正確的共產黨領導批准,又落得個沒好下場,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型悲劇又一次重複。
蔣醫生的信也寄給中央電視台和鳳凰衛視,但只有西方傳媒報道,中國的傳媒卻全無反應。不是因為中國的傳媒後知後覺,新聞工作者麻木不仁,而是中國的政治體制,非但令媒體無法發揮監察的作用,重重枷鎖,連他們拉響社會警報的權利也被褫奪淨盡。
疫症早在去年十一月開始爆發,在廣東等五個城市相繼出現,當局卻一直淡化。春節前後,廣東人民爭購白醋及板藍根,當局仍不肯承認問題的嚴重性。一些觸覺敏銳、有良心的內地傳媒工作者,爭相到廣東了解疫情,作出報道。據悉,中央電視台已做好廣東疫情專輯,但被抽起,嚴禁播出。廣東一份以敢言見稱的報紙,報道了廣東疫情,但印好的報紙被迫收回,網上文章也遭撤下,編輯人員受省委書記厲聲譴責,警告查辦,自我批評,慘遭撤換。中國政府對傳媒高度戒備,是三月初召開人大政協會議,穩定壓倒一切,要求媒體用官方通稿,不能擅作報道。疫情真相長埋地下,病毒以燎原之勢蔓延全國。
官方用政治口罩嚴嚴地封着媒體的嘴巴,等於刺盲了政府的眼睛,弄聾了官員的耳朵。沒有自由的媒體,沒有他們作為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即使炒了一百個張文康,一千個孟學農,也改變不了目前引向災難的政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