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韓和中國的三方會談結束近兩周,華府對平壤提出的「大膽新建議」反應冷淡,表明不受北韓「核威脅」。北韓在會上發出的「核威脅」,原來不止核試爆和出口核原料,更包括製造更多核武和輸出核武。美國情報顯示,北韓可能已開始再處理用過的核燃料棒,提煉可製造核武的鈈原料。
美國《華盛頓時報》周三引述一名官員報道,北韓談判代表、美洲司副司長李根在三方會談休會期間,以威脅口脗向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說,北韓幾近完成再處理八千支用過核燃料棒的程序,將「出口核武、增加核武器,或進行核試」,一切視乎美國怎樣回應北韓的建議。
那名官員說:「這簡直是威脅。」凱利沒有被北韓核威脅嚇倒,拒絕接受北韓解決核危機的方案。華府之後表明不怕北韓核威嚇,還考慮對北韓實施海上封鎖。對於北韓可能輸出核武,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和澳洲總理霍華德上周會晤時也曾討論。
美國情報指北韓現有二至三枚核彈,如果再處理八千支核燃料棒提煉鈈元素,則可在半年內製造出五至六枚核彈。喬治布殊早前下令中央情報局(CIA)評估北韓是否已開始再處理核燃料棒,CIA的最新評估結果是程序已經開始。
美國《華盛頓郵報》亦引述美國情報分析員報道,在過去四十八小時,愈來愈多迹象顯示北韓已開始再處理核燃料棒程序,提煉足以製造五至六枚核彈的武器級鈈元素。
對於北韓無賴地發出核威脅,美國高層在三方會談後開過兩次會商討對策。華府表明不能接受北韓的「大膽新建議」,但仍希望以外交途徑解決危機。假如外交失敗,《華盛頓時報》引述官員說:「那就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讓北韓繼續成為核武國,一是採取軍事手段。」
華府內,國務院主張繼續談判,而且要把三方會談擴大,讓日本和南韓參與;國防部則主張採取強硬手段孤立北韓,加強對北韓的制裁,甚至最終實施禁運,迫使金正日政權崩潰。喬治布殊的外交顧問將於周三拍板決定對北韓政策,計劃中間落墨,糅合兩派意見,準備兩手對付北韓,一面跟北韓會談,一面向北韓施壓,針對打擊北韓的非法敗毒、走私和導彈出口貿易,切斷北韓的財源。
美國《華盛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