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痛風症,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但原來除了藥物治療,飲食治療也十分重要。
在中國人社會,痛風症是相當普遍的關節病,並多數發生在男性和肥胖人士身上,其成因是由於體內尿酸積聚過多或腎臟未能正常地排走尿酸。過多的尿酸會以結晶體的狀態,積聚在關節之間,常見的部位有手指、腳趾、手肘和膝蓋。當關節郁動時,這些結晶體會磨損附近的軟組織,引致發炎,令患處腫痛;若不妥善處理的話,嚴重的可造成關節變形。有些尿酸甚至會積聚在腎臟,影響腎功能。
身體可以自製和由食物中吸取普林(Purine),而尿酸是由普林分解而來的,所以痛風症飲食治療的宗旨,是要減少進食含高普林的食物。貝殼類如蝦蟹蜆、細魚如白飯魚和沙甸魚、所有內臟包括魚頭魚雲、濃肉汁和雞精等,以上食物應避免進食。至於進食過量肉類、豆類或菇類,又或者進食味道過濃的食物,同樣可以引發痛風症。
另外,酒精和阿士匹靈會有礙腎臟排走尿酸,所以要避免飲用任何含酒精的飲品;還要多喝開水,以幫助排出體內過多的尿酸。其實只要願意在飲食方面作出少少改變,一般是可以減省藥物治療的開支,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試!
樊浚賢
英國註冊營養師
私人執業營養師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