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斷言見頂仍是言之尚早,但昨日明顯有轉弱迹象,首先是成交續見萎縮,二三線又不見起色,入市意欲不高,其次是有力托滙豐(005)之嫌,長和系回吐頗為顯著。
港股長線市底仍差是共識,目前上升主要動力不外挾倉,開始多了人轉口風,應該離頂不會太遠。如果以期指作為行動對象,技術上沒有甚麼近距離而又有重要意義的止蝕位,9000點算是心理關口,但作為止蝕則沒有太大安全感。
逆市造淡應是選擇個別股份較佳,滙豐短倉建議保留之外,太古A(019)及國泰航空(293)在除息後,其認沽期權會是甚佳的投機對象,觀乎中信泰富(267)的評論以及股價反應,便很自然預計這兩隻息息相關的股份之強勢是不會長久。
現時國泰及太古A的股價強勢是出乎筆者意料,如果市場不介意一兩期不濟的業績,只着眼整盤生意長遠的潛質,勉強還說得過去。但筆者一向相信本性難移,香港投資者及分析員傾向短視,因此不宜因目前的強勢,而忽略日後再次下跌的風險。
本欄讀者應知筆者一向鼓勵買賣股票期權,不錯目前成交不高,買賣差價表面甚闊,可是只需貨比貨,便知道除笨有精。過往已曾列舉認股證作例子,就算是ELI,情況也是大同小異。現成例子是1826,6月24日到期,交投相當疏落,昨日報收83元,而6月滙豐同樣行使價85元的認沽期權,是可以輕易以1.59元大手買入,即是1826的買入價,至少也要83.25元才合理。持有1826的投資者,想趁目前獲利回吐的話,要戰戰兢兢面對流通性風險,還要賤價以低於合理值差不多0.40元的價位沽出,由於ELI上落不大,少賺0.40元已是極度蝕章。
不錯ELI設有莊家制,但筆者做過實驗,莊家開價之闊是難以想像。香港衍生工具市場尚算暢旺,主因是源自顧客無知,以目前莊家的服務水平及心態,要愈做愈旺是極之困難。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