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自由書:一面民主大旗倒下了

偽自由書:一面民主大旗倒下了

羅孚

一面民主的大旗倒下了。隨着李慎之先生在上月下旬的病逝,北京一面民主的大旗倒下了。
北京近年來有幾位知名的異見人士,不時發表文章,呼籲民主,批評時政,為世注目,使這個如無聲處的大國首都,打破沉寂,使十三億人也有一點真實的聲音,向世界發表意見。這裏面,有曾任毛澤東秘書,中組部、水利部副部長的李銳,有曾任趙紫陽秘書、中共中央委員的鮑彤,有曾任《人民日報》社長兼總編輯的胡績偉。他們的文章是不可能有甚麼報刊發表的,由於直言無忌,大膽講真話,不去說假話,切中時弊,震聵發聾,不同程度的代表了民意。李慎之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突出的一個。
李慎之之所以受到注意,因為他既是記者,也是學者,既是外交家,也是思想家。他擔任過周恩來的秘書,是趙紫陽、鄧小平訪問美國時的外交顧問。他在任記者期間是新華社國際部的副主任,新華社有名的內部高層讀物一天三本的《大參考》就是他有份主編的。六四期間他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副院長,六四後他因「不願在刺刀下做官」而去了職。他也曾擔任過社科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是國際問題專家。中共和蘇共論爭的著名文章《九評》,他也是執筆人之一。據他說,《九評》照毛澤東原意,應是《百評》,要寫一百篇文章,後來因赫魯曉夫的倒台,這才停筆。

強調民主就是民主
他近年的一篇名文是《風雨蒼黃五十年》,是根據毛澤東的詩句「鐘山風雨起蒼黃」而來,是一九九九年十月為中共建國五十周年而作。他批評江澤民浪費上千億人民幣舉辦慶祝活動。他響應千家駒的意見,贊成「和平演變」。他認為民主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是全球化、世界性的潮流。他希望江澤民能學蔣經國,開放報業黨業,完成民主化,實現「議會民主」。他指出,既然鄧小平說資本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從而使中國經濟打開一個新局面,為甚麼你不能說資本主義可以搞議會民主,社會主義也可以搞議會民主,使中國政治也打開一個新局面呢?
他強調,「沒有甚麼資產階級民主和無產階級民主,也沒有甚麼舊民主和新民主,民主就是民主!」

他認為,「民主起於人權,人權起於人要求自由的本性」。羅斯福、邱吉爾這兩個美國和英國的領袖,在共同發表的《大西洋憲章》中,宣揚了四大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
他指出,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萬方民主迫人來」的新世紀。
一部以《風雨蒼黃五十年》為名的《李慎之文選》,洋溢着呼喚民主的聲音。他這面民主大旗因自然規律而倒下了,千千萬萬民主的旗幟將因世界規律而在北京,在中國豎立起來。